從最初的兩個月、一個月、半個月到如今的零時差,電影從影院下線后,轉移播放陣地在視頻網站亮相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快。
一般而言,電影在影院下線后,才能夠被視頻網站拿到網上去播放,但是隨著視頻網站力量的逐漸強勢,電影在影院和視頻網站上的交集越來越多,雙方展開了一場有關電影院線放映時間的博弈。電影在影院放映期間的“窗口期”多長才算合理?
片方
延長電影“解密期”多給票房留時間
去年,為了抗議好萊塢大公司在電影上映兩個月后就提供網絡點播服務,詹姆斯·卡梅隆等23位大腕導演和制片人甚至曾聯(lián)名抗議,要求在影院放映結束之后影片保留4-5個月“窗口期”。在采訪過程中,大多數國內制片人也都向記者表示,希望能夠在現有基礎上延長“窗口期”,希望視頻網站別太急于從院線票房中“瓜分”利益。
在美國上映的好萊塢大片一般都會履行VOD的上映模式,即影片開始放映后兩個月左右電視、網絡就開始播放。有專家向記者解釋,好萊塢電影公司之所以推出VOD高清新片點播服務,主要是因為這幾年美國DVD銷量下滑、藍光影碟又無法彌補DVD銷售下滑導致的缺口。數據顯示,觀眾全家在家觀看第一部VOD高清新片《假裝的妻子》時只需支付29.99美元,但如果去影院觀看電影,每人都要支付10美元左右購買電影票。
相比國外而言,國內的片方大多希望視頻網站延長“窗口期”為影片提供一個“解密期”,讓絕大多數觀眾能夠把注意力集中在影院放映的過程中,“有些電影屬于‘慢熱型’,票房需要在影片上線后一段時間內才會體現出來,視頻網站過快跟進會讓片方失去應得的票房收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制片方負責人坦言,視頻網站往往是片方的最后一道“門檻”,片方都不會甘愿自己的影片過早就邁過這道“門檻”,而是希望電影在一線城市下線后還能夠在二三線城市或者一線城市郊區(qū)地區(qū)繼續(xù)播放。數據顯示,電影《葉問》在一線城市獲得9400萬元票房收入之后,仍然陸續(xù)在二三線城市院線獲得了6%-7%的票房即564萬-658萬元,助力其最終票房突破1億元大關。
“我們也理解片方的難處。很多電影下線后馬上‘零時差’在視頻網站播放,影迷自然不會趕在檔期內去電影院觀看電影。”悠視網CEO李竹稱。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優(yōu)酷和土豆的合并震驚業(yè)界,名義上是合并,實際上,土豆將在今年第三季度退市,優(yōu)酷CEO古永鏘將擔任合并后的公司CEO,王微雖有董事會的一席之地,卻并無事務決策權,稱其被優(yōu)酷“兼并”實不為過。被優(yōu)酷購并,更能滿>>>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