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微博)訪談錄》創辦十周年是2011年。
那次她開了個派對,請了馬云、馮小剛、李連杰。互動中,要求嘉賓回答同一個問題:在你的經營理念中,哪一條最適合于婚姻?
馬云說是樂觀和信任,因為婚姻就像企業一樣,麻煩挺多的,不這樣麻煩會更多。
楊瀾和臺下的吳征(微博)對視了兩秒說,有時候欣賞比獎金重要,我老公就是這樣對我的。
馮小剛用了即將上映的《非誠勿擾2》中一句臺詞:婚姻怎么選都是錯的,長久的婚姻就是將錯就錯。
李連杰則談的是感恩。
說起來,馬云和其他幾位還是不同的—他們經營的都是第二段婚姻。馬云和張瑛則還是元配。
張瑛是浙江嵊州市甘霖鎮人,到杭州師范學院(現杭州師范大學)讀書時結識師兄馬云。馬云生在杭州,但祖籍是浙江嵊州谷來鎮。他們是很近的老鄉。2008年年初,張瑛的父親(甘霖人民醫院退休醫生張江)去世后,馬云曾參加其在嵊州的追悼會。
企業家中,創業前曾做過教師的不少。馬云之外,還有劉永好、嚴介和、尹明善、郭廣昌這些。馬云初次創業是1995年。一次到美國的機會,使馬云首次接觸互聯網,他感到新奇、興奮,回國后便創辦了“中國黃頁”(chinapages.com)這應當是中國第一家電子商務網站;一開始的三位員工是馬云、張瑛和何一兵。也就是說,像許許多多夫妻黨一樣,張瑛從一開始就是馬云的賢內助兼創業伙伴—此時他們的兒子三歲。
企業家這群人,夫婦二人是校友的也有不少。馬云和張瑛之外,還有郭廣昌與談劍(前妻,復旦(微博)大學)、段永平與劉昕(中國人民大學)、黃宏生與林衛平(華南理工大學)等夫婦。除了段永平南下創業時劉昕仍在校讀書,其他幾位女人都是與男人一起創業,譬如郭廣昌和談劍是復星初創時“五劍客”成員,林衛平則支持黃宏生辭去公職到香港創辦創維。
1995年的時候,江澤民提出了國有大中型企業改革的思路。那么在民營經濟坐標中,這一年又是怎樣的一個年份呢?
這一年,32歲的潘石屹(微博)和新婚不久的第三任妻子張欣共同創辦了SOHO中國;38歲的張茵和她的第二任老公劉名中在東莞創建了玖龍紙業;已經和前妻董春蘭離婚三年、33歲的史玉柱(微博)正登上事業的第一個巔峰,號稱兩年內要完成百億元產值;26歲的黃光裕則正和杜鵑商量著結婚事宜,他的國美電器(微博)這一年在北京的門店擴張至10家……
馬云于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微博)的時候,發動了自己之前的同事與朋友等16人,加上他們夫婦二人,組成了最初的創業團隊,這一團隊后來被坊間稱之為“十八羅漢”,他們砸鍋賣鐵般四處籌錢,最終于馬張二人的家中,宣稱馬上開始做“一件偉大的事情”。當然,由于整個過程都進行了錄像,當馬云后來獲得成功時,“十八羅漢”的故事被符號化了—不少人驚嘆于一個奇跡誕生前“冥冥中的暗示”,沉吟于“創業教父”精神鴉片式的勵志啟示錄,而對其路徑選擇的技術性解剖寥寥無幾。
“你如果選擇了創業這條路,選擇了往前走,就沒辦法平衡(事業與家庭),你只是在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混為一談之間獲得樂趣而已。
馬云在2010年的一次論壇中這樣說道:2008年和員工有過一次“非常失敗”的溝通,彼時在一個公開場合,一些員工問他工作和生活如何平衡,他一本正經、口若懸河般大談“平衡術”,“我很快越想心里越不對勁。”他說,“晚上回到家就向大家道歉—我說謊了—我也沒有協調好事業與家庭的關系,我覺得事業和家庭是無法平衡的。”
中國互聯網第一代創業者、出生于1964年的馬云如今是家喻戶曉的企業家,他瘦小精干、臉型酷似外星人。2011年年初在紐約曼哈頓的時報廣場,戶外大屏幕上播放的時長為60秒的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人物篇》中,有四位企業界人士出現,馬云是其中之一,其他三位是王建宙、李彥宏和丁磊。
我接觸過幾次馬云,對他最感興趣的,并非阿里巴巴或淘寶帝國將來會有多龐大,而是他的“婚姻平衡術”。這里的“婚姻”,既指他和妻子張瑛的結合,也指阿里巴巴與雅虎之間的“婚姻”。事實上我們也可以把阿里巴巴和淘寶看成一個“婚介所”。
推薦閱讀
公司的股權結構顯示:在土豆中,王微持股比例為8.6%,投票權只有25.4%;而IDG中國、紀源資本等風投的持股比例和話語權都比他高。據易凱資本的一位內部人士分析:土豆和優酷在美國上市之后,一路業績都很不好,投資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馬云的阿里帝國 離不開妻子張瑛鼎力輔助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2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