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訊】(記者 宋滟泓)隨著四大門戶網站微博實名制進入倒計時,曾讓網友們暢所欲言的微博會否成為“失樂園”?
2月7日,在貫徹《北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若干規定》座談會上,北京市網管辦相關負責人透露,新浪、搜狐、網易、騰訊四大門戶網站微博都將在3月16日前完成實名認證注冊——前臺自愿(昵稱可自選),后臺實名。包括之前的老用戶在內,未進行實名認證的微博用戶將無權發言、轉發及評論。
微博實名制的規定最初于去年12月16日出臺,當時,北京市發布的《北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若干規定》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注冊微博賬號都要用真實身份信息,否則只能瀏覽不能發言。四大門戶網站則從今年2月起上線微博實名驗證系統,并與公安部門的身份證系統對接。
新浪微博方面表示,截至春節后,新浪微博名人、機構等認證用戶數已超過30萬,草根網友“達人”用戶也已超過150萬。同時,綁定手機的用戶超過50%,這意味著過半數的新浪微博用戶或直接或間接地實現了實名制。
但是,在微博實名制大限越來越臨近之時,關于此舉的利弊也被網友和業界爭論不休。在幾家歡喜幾家愁背后,是業界對實名制以及整個網絡大環境的嚴肅拷問。
勃然而興
2009年8月,新浪微博誕生,這個基于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平臺,使用戶可以通過WEB、WAP以及各種客戶端組建個人社區,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即時分享。到2010年,國內微博迎來春天,四大門戶網站均開設微博,其中尤以新浪的動靜最大。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第2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國微博用戶數達到2.5億,較上一年增長了296.0%,網民使用率為48.7%。
除了用戶數量的突飛猛進,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微博還逐步奠定了其在信息傳播影響力方面的霸主地位。從普通網民通過微博分享個人瑣事及心情到民眾通過微博圍觀社會新聞及公關事件,再到企業用戶通過微博打造自身品牌及開展商業營銷,然后到政府機關紛紛開通政務微博幫助辦公辦事,微博對中國社會的作用及影響力日益凸顯并愈發地舉足輕重。
伴隨著微博的炙手可熱,微博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也日漸凸顯。作為最為開放的言論自由平臺,微博發布的信息沒有嚴格審核,發布者基本上也無需對言論進行負責,因此,越來越多的虛假信息、惡意言論攻擊,從非實名的用戶端開始傳播,像滾雪球一樣壯大。即使被辟謠,進行懲罰,造謠者再注冊新賬號就能繼續造謠,貽害無窮。
此外,網絡職業水軍和“僵尸粉”也是被網友廣為詬病的問題。一些水軍公司用技術手段注冊大量的“僵尸粉”,買賣粉絲,制造虛假的評論、轉發及人氣,誤導普通網民。
但對于微博的運營商而言,由于海量的言論都是匿名發表,無論是通過技術手段獲取發表不實言論的用戶,還是限制“僵尸粉”,都是一項艱巨的工程。
作為新浪官方辟謠組織的“微博辟謠”和民間力量“辟謠聯盟”在過去的一年里可謂忙得不可開交。“造謠的動動嘴,辟謠的跑斷腿”,已經成為令整個行業頭疼的問題。此外,只有相關的執法機關才有權利調查用戶信息。因此,隨著微博在互聯網中越來越迅猛的發展中,實名認證的呼聲也日漸高漲。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當當網作為國內大型的電子商務企業,服務方面存在種種不足,嚴重影響了用戶的購物體驗。并且不守誠信,一再欺騙消費者。如不加以改善,那當當網將徹底失去信賴,原有的忠實用戶也會慢慢流失,并且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凈化網絡環境新規隱患暗藏 微博實名制令運營商面臨大考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