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劉佳慶現場報道)3月9日,北京國貿大酒店群賢齊聚,高朋滿座。由遼寧省政府主辦,省科技廳和葫蘆島市政府協辦,綏中縣政府和遼寧東戴河新區管委會、《IT時代周刊》承辦的遼寧東戴河新區投資環境說明會在這里隆重舉行。
省長陳政高、副省長滕衛平出席會議并與參會企業代表深入交流,共商發展大計。省科技廳等省直有關部門主要領導及葫蘆島市委書記孫兆林出席了會議?h委書記、遼寧東戴河新區黨工委書記郭倫對遼寧東戴河新區投資環境進行推介說明?h領導羅建彪、周素春、王士平、呂長松等也參加了會議。會議由葫蘆島市市長都本偉主持。
遼寧東戴河新區投資環境說明會現場
本次投資環境說明會呈現出了規格高、規模大、簽約企業積極性高等特點,吸引了包括英特爾、IBM、微軟、思科、雅虎、聯想等來自世界500強及國內知名企業共計150多位CEO和總裁參會。IBM全球副總裁兼中國開發中心總經理王陽、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英特爾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黃節、AMD全球高級副總裁、大中國區總裁鄧元鋆、德國電信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黃輝、加拿大RIM公司中國區董事長劉征宇、德國SAP中國區總經理魏東輝、美國思科全球副總裁岳雄飛、愛立信中國區副總裁羅建國、美國Neustar公司亞太區總裁郭驊、網康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袁沈剛、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人人網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一舟、北京匯眾益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新科、視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姜強、泰克飛石通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董德福、萬國數據高級副總裁何政、IT時代周刊總編輯兼IT商業新聞網董事長曹健、日本NEC中國區副總裁何東輝、IBM軟件服務及行業解決方案大中華區總經理胡曉專、上海會暢通訊股份有限公司CEO黃元庚、中興通訊總裁顧問及資深副總裁梁渤洵、美國SAS研發集團總經理劉政、方正信息產業集團助理總裁孫國富、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鄭雨林、IBM軟件集團大中華區總經理徐剛、美國雅虎全球副總裁兼北京全球研發中心總裁張晨、金山軟件集團CEO張宏江、臺灣華碩中國區副總裁鄭威、中國臺灣臺積電新技術投資總裁趙應誠、美國優派中國區總經理曾淑芳、致遠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徐石、三星集團大中華區副總裁張端端,等等。本屆招商會,為海內外投資者進一步了解遼寧東戴河新區,加強合作,增強投資信心,打下了堅實基礎。
北京匯眾益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新科出席了本次會議,在現場與IT界同行親切交談,并與開發區同仁共謀商機。
遼寧東戴河新區簡介:
遼寧綏中東戴河新區西起遼冀交界處,東至高嶺鎮疏港路,北靠京沈鐵路,南臨渤海,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共分為4個功能區域,西部的遼寧(萬家)數字技術產業基地重點發展以數字技術為主的高新產業;中部的東戴河新城重點發展文化、教育、商貿、地產及行政辦公;東部的高嶺工業園區重點發展先進制造業;南部沿海地區與規劃面積10余平方公里的碣石大遺址公園重點發展文化旅游業。
發展歷程
2008年3月28日,遼寧省政府把東戴河新區納入 “五點一線”重點支持區域,享受遼寧省“五點一線”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各項優惠政策。
2008年10月25日,遼寧省省長陳政高到綏中調研,把東戴河新區建設方向定位為“海岸中關村、生態新城區”,掀開東戴河新區發展新篇章。
2009年3月,隨著“海岸中關村,生態新城區”相關規劃編制完成和中國北方施工條件具備,東戴河新區基礎設施建設正式全面啟動。
2011年3月29日,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準,東戴河新區升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11年6月8日,東戴河新區萬家基地經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遼寧(萬家)數字技術特色產業基地。
2012年1月1日,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準,綏中濱海經濟區更名為遼寧東戴河新區。
建設目標
按照 “海岸中關村、生態新城區”定位,東戴河新區堅持以生態環保為框架,以人文歷史為內涵,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體,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其建設目標為:3年內完成起步區基礎及配套設施,并引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形成“海岸中關村”雛形;用5年左右時間完成東戴河新區二期建設,全區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并引進一批知名企業,在全國形成相當影響,產業發達、配套完善、環境優美的“海岸中關村,生態新城區”初具規模;用10—20年時間將東戴河新區建設成一座人口規模達50萬人,財政收入達100億元,GDP達1,000億元的生態宜居新城。
區位獨特、交通便捷。
東戴河新區是遼寧沿海經濟帶的起點,地處東北和華北兩大新區的結合部,具有承接兩大新區雙向輻射的先天優勢。新區交通網絡四通八達,暢通快捷。京沈鐵路、秦沈客運專線、京沈高速公路、102國道和濱海公路均經過新區。這里到北京298公里、到沈陽300公里,3個小時車程,距秦皇島國際機場12公里,10分鐘車程。距秦皇島港25公里,與正在建設的山海關港區2個3.5萬噸級通用碼頭零距離,東接綏中石河億噸綜合港區。區內的綏中港、36-1油碼頭分別可停靠5,000噸級貨輪和3萬噸級油輪。
資源豐富、文化厚重。
新區擁有近30公里浪碧沙白、灘緩無礁、沒有任何污染的原生態海灘 。這里鷗翔碧水,浪逐白沙,陽光和煦,海風輕柔,讓人盡享北國濱海的浪漫風情,吸引著眾多國內外厭倦城市喧囂的游客來此休閑度假。新區還擁有大片地勢平坦、附著物少、適宜開發建設的土地。另外,東戴河新區淡水資源也十分豐富,濱海公路兩側河網縱橫,濕地密布,海鳥繁多,金絲河、九江河、強流河三條河流在新區內匯入渤海,生態環境極其優越。
千年歷史的演進在綏中地區沉淀了深厚的文化精髓,尤以與碣石和長城相關的文化最為豐富多彩。綏中全縣文物古跡多達114處,新區的淺海內矗立著著名的碣石奇景,歷史上有五位帝王先后巡幸于此,并多留有詩篇。碣石對岸就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秦始皇行宮群遺址——碣石宮 ,秦始皇在此建宮駐蹕,刻下著名的《碣石門辭》,留下“孟姜女哭長城”的動人傳說。漢武帝劉徹在此修筑漢武臺,遙觀滄海;魏武帝曹操三臨碣石,留下“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千古名句。唐太宗李世民遠征高麗,在此留下“之罘思漢帝,碣石想秦皇”的豪邁詩篇。各位帝王的步履行止之處,形成了聞名遐邇的秦漢遺址群,包括:石碑地、瓦子地、黑山頭、止錨灣、大金絲屯和周家南山六處遺址。國家已經批準在此區域修建占地10余平方公里的碣石大遺址公園。新區15公里范圍之內還有與山海關“天下第一關”、“老龍頭”一脈相連的東北地區第一個世界文化遺產掛牌地—九門口水上長城,質樸古野的永安古長城群以及保存完好的明代前所所城。這里曾是清王朝的“龍興之地”,闖關東的“遷徙之地”,關內文化和關外文化的融合交匯、取長補短,形成了獨特的綏中文化。
政策優惠、服務高效。
為吸引高新技術類項目入駐,東戴河新區制定了《東戴河新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在項目用地、稅收、研發資助資金以及人才扶持等方面給予企業積極的政策支持,并積極幫助入駐的高新技術類項目爭取省科技廳科技支持資金。為打造全國一流的“服務高地”,東戴河新區招聘專業服務人員,建立了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一個公章生效的企業入駐全程跟蹤服務體系。
領導重視、大力支持。
省委、省政府領導先后多次到新區視察指導工作,陳政高省長多次親臨新區調研,多次參加新區在北京和深圳舉辦的招商引資座談會,不僅親自向企業推介,而且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遼寧省政府還專門成立了由主管科技工作的滕衛平副省長任組長,省科技廳廳長、葫蘆島市市長任副組長,省直有關部門領導為成員的遼寧(萬家)數字技術產業基地領導小組,全力推進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2010年10月25日,省委、省政府研究決定,在葫蘆島市管綏中縣體制不變前提下,綏中縣享受市級經濟社會管理權限。
推薦閱讀
在從圖書為重的網絡商城到多品類共同發力的綜合平臺擴張過程中,當當網正在經歷著不可避免的喜悅與尷尬。在對供貨商的價格控制方面,當當網最為關注的一點是反映到消費者層面的銷售價格是否網上渠道最低,而非銷售利>>>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3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