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山到小米,從天使投資人到二次創業者,雷軍的回歸,被彭博《商業周刊》譽為“中國安德森向中國喬布斯的轉身”。安德森是硅谷最知名的天使投資人之一,投資企業包括谷歌、Twitter、Facebook 等巨頭。這一次,雷軍決定順勢而為:不像在金山那樣“推石頭上山”,他要“先爬到山頂,隨便踢塊石頭下去”。他把小米手機當成最后一役,“我應該輸不起。但輸了,一輩子也就踏實了。”
他的辦公桌上堆滿了資料和文件,而且還很奇怪地豎著一個天秤。平日里,雷軍會用它來稱手機和里面元器件的重量。過去五年,他一直癡迷于研究移動互聯網,不停地探究第三方應用:“我用過53部手機,”這個重度“發燒友”說:“只要半個小時,我就能知道一部手機到底好不好?”
“我現在很焦慮。”說這話時,雷軍笑瞇瞇地,讓人難以置信。但仔細看,他確實有些疲憊。
2011年12月30日,北京,早上9點,小米科技公司。 除了雷軍和另一個創始人林斌,大部分人還沒有到崗。這里的氣氛與硅谷無異,“累了可以穿拖鞋、 上班不用打卡。”一出電梯,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一個臺式足球桌。午飯時間,你就能聽到這里歡聲雷動。
每個會議室都有一個有趣的名字,比如“香米、紅米”。 文字情結大約與雷軍愛好古詩詞有關, 他尤愛南唐后主李煜,原來在金山加班的淋浴房竟叫“雨霖鈴”。
但松弛、開放的背后,卻是“異常緊張的創業”,小米聯合創始人劉德告訴記者:“有一天,我白天回家拿東西。結果短短十幾分鐘的車程,讓我幾乎找不到北,因為我從沒在白天走過這段路。”這里的每個人,每周至少都是6x12小時的工作強度。
雷軍自己則說:“小米問世的痛苦和壓力,八天八夜也講不完。”
相關閱讀:雷軍:創辦小米 我更多想的是會怎么樣死
小米手機互補計劃懸空 雷軍移動戰略變味
雷軍的烏托邦
上一頁1 23456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九三學社中央擬提案建議,建立網絡問政制度,領導應常去網上調研。提案提供的調查顯示,有很多政府部門的網站,內容很長時間不能更新,僅滿足了具有網站示范的功能,或是把門戶站當做一個懶得打理的“秀>>>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4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