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咸魚)近日,據媒體報道,國內最大電子商務平臺之一當當網和首家美國上市的國內電商企業麥考林雙雙發布年度財報。據財報顯示,當當網全年虧損3630萬美元,而麥考林全年也凈虧3330萬美元。
就在財報令人震驚之時,有媒體采訪當當網CEO李國慶,他表示:“當當虧損在服務和價格戰,值了!”,電商企業的虧損是普遍現象,不是一家兩家。在當當網的財報以及當當網CEO總結的虧損原因這兩個問題上,IT商業新聞網記者對業內電子商務研究專家阿拉木斯進行了采訪。
當當網CEO李國慶
虧損在服務和價格戰難博股東認可
針對當當網CEO總結當當網虧損的原因,阿拉木斯表示,虧損在服務上,那么服務質量的提升與否,服務品質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消費者的評價。可能當當網確實在服務上投入加大了,但效果明顯不明顯,服務做的好不好,還是消費者說了算的。
至于電商企業之間的價格戰,這本身就存在問題,因為價格戰并不利于電商企業的長遠發展,不是一個共贏的長遠手段。
盡管,有時候必要的價格戰是需要的,但條件就是出售的價格要高于成本價,以盈利為目的的價格戰是需要的,但以虧損為最后結果的價格戰,實際上,從電商企業的發展看是不提倡的也就是說,以虧損為代價的價格戰有些得不償失。
如果價格戰的結果是虧損,那么價格戰的意義就不大了。從對股東負責的角度看,為打價格戰而虧損,股東未必認同,除非通過打價格戰,能夠使目前的市場份額達到一個飛躍,比如過去占有百分之十的市場份額,價格戰以后,占有百分之五十甚至以上的市場份額,否則,對股東難于交待,難博股東認可。
電子商務的硬傷:配送及營銷推廣成本過高
電子商務的配送成本目前來看已經高于傳統實體店了。營銷推廣的巨額成本,包括網上推廣的鏈接排名等費用,這些費用已經抵消掉了網上商店優于傳統實體店節省下來的錢。
當當網的財報確實讓人們看到電子商務行業目前存在的困境,電子商務在最初幾年里,相對于傳統店鋪,顯示了絕對的優勢,比如省去了實體店的租金物業等費用。在最初幾年,由于從事這一行業的企業相對較少,競爭比較少,網上搜索電子商務企業很容易就能找到,因為就那么幾家。
但慢慢的,隨著做這一行業的企業越來越多,處于競爭的企業采取各種各樣的方式吸引顧客,價格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電子商務企業在營銷推廣上的投入成本越來越大,在搜索鏈接的排名上的投入也是相當大的。
電子商務優勢已走完劣勢已顯現 未來創新商業模式是挑戰
阿拉木斯表示,電子商務經歷幾年的發展,相對于傳統商業模式而言,電商企業在一段時期內,確實有其優勢存在,并被大眾消費者認可和適應,同時,相對于傳統商業模式而言,電子商務的優勢在其最初幾年表現明顯。比如打破時空地域限制,讓商品可以跨地域銷售。 但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整個行業的發展,電子商務這一行業過去的優勢已經走完,而劣勢正日益凸顯出來。
配送這一點就可以成為電子商務行業發展的硬傷,如何解決配送成本的問題將是關鍵。電子商務如果要良性發展,企業必須從根本上做出商業模式的創新,做出適合企業文化的又適應大眾的創新商業模式,比如較傳統商業模式是否有壓倒性的大平臺等等。電子商業行業已經到了必須面對和解決商業模式困境的時候了,不創新,前面的路會很不好走,也更無法說服股東,對股東也沒有一個更好的交代。
關于當當網虧損在價格戰上也值了這一看法上,阿拉木斯表示,李國慶一直是這一領域里的另類,比較不同尋常。但價格戰上的虧損是值得的這一說法很難讓人茍同。或許價格戰能夠在打擊對手上比較解氣,但實際上,只有贏得市場,贏得股東,才是真正的勝利。一時的痛快很難解決根本問題。
推薦閱讀
樂視網近期股價大漲,但是,樂視網目前依賴的主要收入來源版權分銷模式或存在增長瓶頸,盈利增速或面臨挑戰。業內人士認為,版權分銷只是分攤成本、增加營收的權宜之計,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盈利模式。 【IT商業新聞網綜>>>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4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