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咸魚)京東宣布進軍電子書市場,與出版商以四六或三七比例分成。最大中文網上書店當當網也同時宣布,將其電子書品種擴充到10萬種。
京東稱為電子書業務已準了22個月,計劃繼續向數字出版領域進軍。當當網努力擴充電子書品種至10萬種,這不是一個小動作。鑒于之前京東與當當一直是天敵,這次京東加入電子書正式成為當當網電子書市場勁敵。
業內普遍認為,京東進軍電子書市場意在挑釁當當。當當網將其電子書品種擴充至10萬種,已做好迎戰準備。
國內電子書市場盈利仍達不到理想狀態
表面上看京東與當當似乎在決斗,不料又爆出一向平靜的豆瓣網也推出了"自出版"計劃,就連電商巨頭淘寶網也來攙和推出淘花網。一時間,電子書市場硝煙再起,參戰者有之,觀戰者亦有之,各家出版商就是主要的觀戰者。
面對如此局勢,不知在這個領域一直耕耘已久的盛大文學、漢王以及中文在線作何感受。電子書市場為何如此受到各家電商的青睞,這塊蛋糕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甜?中國真的會出現美國似的亞馬遜嗎?帶著這些疑惑,IT商業新聞網對業內專家進行了采訪。
孫培麟:國內電子書市場盈利仍達不到理想狀態
易觀國際分析師,電子書專家孫培麟認為,國內電子書市場目前開發的不算到位,實際上,電子書市場的利潤是可觀的,因為一本電子書可以共享賣給太多人。但目前發展不是很好。盡管之前有盛大文學、漢王以及中文在線一直默默耕耘著,但由于種種原因,他們的盈利仍然達不到理想狀態。
究其原因,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圖書品類相對較少
圖書品類相對較少,國內電子書的品類同國際電子書業務大佬亞馬遜沒法相提并論。一家公司的電子書品類多少主要取決于與其簽約的出版社或出版公司。上游的出版社或者出版公司與電子書業務公司的價格談判一直是敏感話題,也一直是電子書公司最頭痛的地方。
為了驗證國內電子書公司圖書品類少,記者分別瀏覽了京東商城以及當當網。當記者輸入郭敬明進行搜索的時候發現,彈出來的圖書只有5個結果,其中3個結果還是其主編的雜志《島》,另有2005年的《愛是寂寞撒的謊》和一本《夏至未至》,其新作品小時代系列都沒有出現。至于像臺灣作家朱天文、朱天心的作品,也就各找到一本。當當網同樣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輸入郭敬明搜索只有一條結果,而朱天文則沒有搜索出任何圖書信息。
加工成本與前期資金投入巨大
電子書本身的內容加工需要加工成本,在內容分層上,首先涉及到購買紙質書,而紙質書的價格要明顯比加工后的電子書價格高很多。就以一本書按五十元計算,一千本書就是五萬元,而一千本書顯然在電子書業務領域里,它的品中是不夠的。上線后的電子書,其銷售價格頂多是一本書價格的十分之一。
另外,上游供應商圖書公司和出版商的圖書也不會輕易出手賣給電子書企業,很多圖書公司和出版商都是要求預付款的,加上版權的購買等等,投入都是巨大的。所以,做這塊市場是需要很大的資金作為前提投入。
目前國內電子書閱讀人群相對較少
孫培麟認為,就國內人口總數而言,有電子書閱讀習慣的人數相對較少,這種電子閱讀習慣目前尚未培養起來。盡管電子閱讀的趨勢似乎已經是必然,但要迅速轉變大部分人的閱讀習慣,還需要一些時日。年輕人容易接受,對于習慣閱讀紙質書的中老年人而言,閱讀電子書的習慣仍需要培養。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打通B2B、淘寶、支付寶等業務板塊,整合管理風格,重建內部的業務生態系統 [ 一位阿里巴巴集團高層對本報說,阿里集團各項業務的相互關聯已不可能完全拆散,未來必定是集團整體上市 ] 馬云是在下一盤大棋么?看來有>>>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5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