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之后,阿里B2B業務私有化傳聞甚囂塵上。昨日有消息顯示,阿里將可能以每股13.5港元,總計約2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其B2B上市公司所有流通股。但收購目的仍然撲朔迷離,阿里官方對各種傳聞不予置評。
涉及私有化緋聞的阿里巴巴集團B2B業務,是該集團旗下惟一上市公司,于2007年登陸港交所。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說法稱,阿里巴巴集團正計劃以每股 13.5港元的價格收購市面上的所有流通股,這一價格參照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IPO時的發行價。由于阿里巴巴集團持股其B2B上市公司73.12%,若以上述價格收購余下26.88%股份,涉資182.31億港元,約23億美元。
但阿里巴巴方面并未對上述傳聞做出回應。阿里B2B上市公司在2月9日宣布停牌,至今未恢復交易,也沒有發布任何涉及停牌原因的消息。由于停牌時該公司公告“暫停買賣以待澄清一項涉及公司控股股東交易的揣測”,這引發業界廣泛猜測。停牌前一天報收9.25港元,這相當于收購價格溢價46%。
有一種說法是,阿里正忙于雅虎所持股權回購計劃,雙方極有可能以“股票+現金”的形式達成轉讓交易。其中,B2B上市公司承擔股票置換載體,以自身部分股權換取雅虎所持阿里巴巴整個集團股權的一部分,交易涉及的剩余集團股權由阿里巴巴以現金形式回購。因此,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的私有化有利于交易達成。該消息亦指出,雙方達成的轉讓協議并非雅虎所持40%阿里股權(估值140億美元)的全部,而只有25%的阿里巴巴股權,涉資約87億美元。
不過,易觀國際分析師劉冠吾預測,阿里巴巴進行B2B上市公司私有化的目的可能與雅虎股權回購計劃無關。他指出,“與雅虎置換的資產不應該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資產,因為這會讓雅虎與阿里巴巴集團仍然是藕斷絲連的情況”。劉冠吾告訴記者,阿里等亞洲資產與雅虎的業務很難發生協同效應。“如果雙方存在資產置換,也可能是雅虎點名某個公司,阿里去收購,然后轉手雅虎,互聯網廣告技術類公司比阿里的電商資源對雅虎吸引力更大。”
有不少業內人士持與劉冠吾相似的觀點。他們認為,阿里回購計劃可以通過簡單的現金贖買方式, B2B業務私有化后再去置換雅虎所持整個阿里集團股權的方式有點復雜。這部分人揣測,阿里B2B上市公司私有化完全是另一回事,更可能是完成未來阿里集團整體上市的鋪墊。據悉,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一直希望實現旗下業務整體打包上市,而拒絕將淘寶網或者天貓獨立上市。
糾纏已久的阿里雅虎股權問題碰上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停牌和私有化傳聞,讓阿里巴巴資本運作戰略越加撲朔迷離。同樣是近兩天消息稱,雖然阿里已經從瑞信等6家銀行籌得用做股權回購的30億美元貸款,但阿里與雅虎先前的股權回購談判宣告破裂,原因是雅虎新董事會對回購方案不滿意。
推薦閱讀
現實的情況是,快遞業的進入門檻低,企業極度分散,因此人員流動性大,專業化、技能型的人員緊缺。在電商環境的推動下,快遞公司需要前所未有地重視客戶需求與體驗,這無疑對傳統快遞的用人制度、人員培訓和運作體系>>>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里巴巴私有化 存置換雅虎股權和集團整體上市兩種可能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6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