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發展了十余年,但傳統零售商的電子商務與主營業務相比,仍難逃“打醬油”定位。商務部近日發布《關于“十二五”時期促進零售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稱,“鼓勵大型零售企業開辦網上商城”,大型百貨集團進軍電商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新聞背景
百貨網店亟待給力
本月,商務部發布的《意見》中特別提到,“鼓勵大型零售企業開辦網上商城”,以穩步推進無店鋪銷售。國家宏觀政策的出臺,勢必引發行業的一系列巨變。
記者了解到,目前,多數百貨企業旗下電子商務平臺都只是作為實體店的延伸,難與門店的貢獻相比。記者昨日獲悉,北京商業龍頭王府井百貨,集團化進軍電商的計劃將在年底出現重大進展;西單商場“igo5”網上線十多年,盡管已經小有名氣,但銷售額占企業總業績份額有限,在1%左右。
這些主流百貨網店的境遇表明,電子商務平臺只是百貨店一種新的分銷渠道。
對于這一觀點,不少知名網商表示亟待改變。“事實上,這就是實體零售做線上營銷的普遍思路,但這種思路是做不好電子商務的。”開心人網上藥店董事總經理史文祿說。
盡管困難重重,但仍難阻擋傳統零售商對電商的前仆后繼。
分析人士認為,百貨企業進軍網購雖然存在不少困難,但它的優勢,尤其是渠道優勢非常明顯。
“大型傳統零售商手中有大量的‘大牌’資源,其中一些強勢品牌是不與國內任何一家B2C合作的,這是電商無法超越的資源優勢。”一位曾進行品牌代理的業內人士透露。此外他認為,不僅是品牌資源,傳統企業還有著電商可望而不可即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百貨網店發展五大癥結
在發展過程中,百貨網購距離“藍海”的到來,仍需邁過五道坎。
定位
渠道拓展與投資布局的權衡
電商在企業的未來發展中要扮演什么角色?這是每一家傳統零售商在進軍電子商務領域前都要考慮的問題。
目前,大多數傳統零售商將線上定位于一個新生渠道,以控制投入和風險。但由于體制限制,線上自主權及靈活性不足,投資回報也相對較低。
而企業若將線上定位為一個新生市場,就要在資金、公司架構、獨立權等方面都給予線上團隊足夠大的自由度和投入。包括獨立公司、獨立團隊、獨立預算、獨立庫存、獨立的定價策略等。
對于傳統企業而言,這不僅是電商定位的權衡,更是企業保守與激進的權衡、統一與分割的權衡。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根據2011年第4季度新房廣告主在各個網絡媒體的投放情況看,在2011年第4季度中國新房網絡廣告市場中,新浪樂居、搜房網和搜狐焦點保持前三位置不變。 根據EnfoDesk易觀智庫研究顯示,2011年第4季度中國房地產行業新房>>>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百貨進軍電商遇阻:風投和傳統“不來電”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7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