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我與扎克一道工作是個什么樣子(“扎克”是我們對扎克伯格的昵稱)。雖然我不敢自稱是這方面的專家,但我至少待在扎克身邊的時間足夠長,因此積累了一些有用的親身觀察。
1. 扎克期待爭論
我認為初與扎克一道工作的人會犯的最大錯誤之一,是覺得他們不能頂撞扎克。我從自己在Facebook工作的經歷中得出的印象是,他非常愿意作為普通一員參與就公司某項產品的討論,而不愿以說一不二的人自居。
除此之外,你應該樂于指出他所提建議中存在的潛在問題,最好是同時拿出一份替代性解決方案。雖然你未必能指望他會當場改變想法,但我發現,從較長一段時間看,討論常常會影響他的想法。
2. 扎克不感情用事
每次扎克伯格評估一個產品時,都像是在用全新的眼光加以審視。他不受其他產品如何或現有產品如何的羈絆。他不在乎自己昨天說過什么,即使他眼前展示的是同一個產品。他每次都是從基本原理開始考察。
我從未見過任何人如此樂意丟棄一個好產品,轉而選擇一個優秀的產品。扎克伯格可以花上一年時間來構建產品,然后在第二天就會毫不猶豫地將其丟棄,轉而構建更好的產品。
3. 扎克做出決定前喜歡親身體驗產品
他很少空談產品然后做決定,而是強烈希望與產品互動,常常在他親身體驗產品后才會做決定。他的生活和我們這個行業中發生的事極大地影響了他對產品的看法。
當爭論無法令他改變主意時,我認為,讓扎克伯格相信一個主意不好的最佳方法是把產品搞出來,讓他用一用。
4. 扎克喜歡逼人
取決于打交道的對象,扎克伯格喜歡挑戰別人,以便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超出我們可能認為的合理水平。我們或許不能達到他的要求,但我們常常會出乎自己意料,完成比自己想像的更多的工作。
盡管扎克伯格在何為優秀產品這一點上并不總是正確,但他并不經常出錯。他有一種將自己與此前的成功脫離開來的能力,能夠根據對時機的準確把握做出決定,這常常產生無人能做出的大膽決策,有時甚至像精神分裂癥式的方向調整,這讓心臟脆弱的人很難接受。
(作者系Facebook工程師博斯沃斯,本文原題為“與扎克一道工作”,是博斯沃斯2010年3月4日撰寫的一份內部備忘錄,原載于華爾街日報,略有刪改。)
推薦閱讀
Facebook并沒有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樣采用突破傳統的IPO方式,而是聘請了六家投行輔助其上市。這非但無助于塑造其特立獨行的形象,反而會令用戶生厭:Facebook與華爾街沆瀣一氣,幫助富人賺錢。 最新一期美國《商業周刊>>>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Facebook員工講述扎克伯格:他期待爭論 不感情用事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8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