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避免快件積壓、爆倉現象頻繁上演,國家郵政局前不久發文,要求快遞行業春節期間不得擅自停業,否則吊銷營業許可證。而現實是,這道緊箍咒根本不管用,本周起,深圳多家快遞公司將暫停上門收件服務,派件時間則普遍延遲,業內預計大年初八才能恢復正常。(《南方都市報》1月18日)
對此,一部分人以為民眾應該給予寬容和理解。因為對于快遞公司而言,囿于現有的員工結構和雇傭關系,在無法提價的情形下,很難支付三倍工資,否則無異于虧本經營;而對于快遞員而言,多數是進城務工人員,大多有過年回家的情結,在無法滿足其合法權益的語境下,要求他們堅守崗位顯然也是一種苛求。只不過,更多的聲音還是站在了反面。
快遞公司 停業
那么,該如何看待快遞春節歇業呢?
正方
當屬企業自主行為
盡管國家郵政局為避免快遞“春運”不給力,早就對各快遞公司下達過節日期間營業規定,要求快遞企業在春節旺季不得擅自停止營業或縮水服務,否則將吊銷營業許可證。但快遞公司的紛紛“軟抵抗”還是給民眾當頭一棒,比如部分快遞企業雖然有按照有關規定保證不低于6小時的服務時間,但縮減投入,拒接遠郊業務,甚至派送費也有小幅上漲。
有人建議,國家郵政局應該根據相關條例處罰快遞企業。但這種邏輯的背后顯然是將快遞公司看成了公益性企業,認為其春節期間歇業會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社會生活。但事實上,快遞行業多數都是民營企業,并沒有享受政策上的優惠待遇,也完全接受市場競爭。因此,快遞是否在節假日歇業就只是企業的自主行為,沒必要苛責其扮演公益角色。
現實是,雖然公眾都將快遞業視為一個社會公共服務平臺,但其自視卻很可能只是一個以利潤最大化為最大追求的商業公司。如果是前者,政府方面當然可以行政干預,而如果是后者,就只能出臺明確的行業規則和法律約束。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快遞行業可以隨意架空民眾需求,因為快遞行業雖然有理由拒絕行政干預,但必須接受事實上的市場競爭。
當然,在快遞業自我優化和變革的過程中,政府和民眾都可以積極履行自身的權利,比如政府方面應該適時確立行業規范,維護市場秩序,而民眾則完全可以選擇服務商來決定快遞企業的去留。
廖水南
建議
不妨交給市場解決
從法律層面看,以行政手段粗暴干涉快遞歇業,侵害了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必須看到,快遞春節不得歇業的政策前提,是把快遞公司看作公益性企業,認為其擅自停業會對人們的社會生活造成影響。事實上,與享受政府補貼、具有公益屬性的國有郵政單位不同,快遞公司屬于民營企業,完全實行市場競爭,以營利為目的。我們沒有資格要求快遞公司不享受任何政策待遇,卻要履行公共產品提供的義務,“不給馬吃草,又想馬兒跑”。
從經濟層面看,一些中小快遞公司春節不歇業,很可能是賠本賺吆喝。一般來說,春節前快遞業務量達到高峰,在春節開始后便會急速回落,安排正常的運力收件派件成本很高。再加上春節屬于法定假期,要付300%的工資,且不一定留得住快遞員。當面臨“歇業違規,不歇業虧損”的兩難選擇,一些快遞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寧愿違規也要歇業。
快遞春節違規歇業,并不在于有關部門的禁令威懾力不夠。如果我們一味篤信行政干預,結果只能適得其反。一方面會遭遇快遞公司的“軟抵抗”,安排一兩個人值班,但是不收件也不派件,打“歇業”標準模糊的擦邊球;另一方面導致快遞公司“出工不出力”,投遞效率和服務質量大打折扣。據了解,僅在去年1至2月,淘寶網(微博)就處理消費者維權85萬起,其中春節期間快遞服務引起的交易糾紛占70%。
快遞春節歇業不妨交給市場解決。一些規模較大、實力雄厚的快遞公司,便會通過“歇人不歇業”等管理手段,確保派送工作的正常運轉,樹立自己的口碑形象。與此同時,許多消費者也會充分考慮春節的特殊情況從而理性購物,選擇有獨立配送物流的網商和正常營業的快遞公司,或是在節后再購買非急需的物品。在企業和消費者的自行調節下,快遞供需關系會逐漸趨于平衡,使個別快遞歇業的影響得到彌補。
張楓逸
反方
出臺嚴厲處罰措施
對快遞公司春節期間歇業,有人主張要給予理解和支持,一個理由是快遞員工很辛苦。快遞員工很辛苦,其他行業的員工難道就不辛苦了嗎?看看那些服務行業的企業,什么時候在節日期間關門休息過?可以說,服務行業的員工,每年春節及其他節日都是在工作崗位上度過的,這是服務行業的特性決定的。正因為如此,我們的節日需求和節日情緒得到了滿足。如果服務行業的企業都放假過節了,真不知我們的節日將如何度過!快遞業屬于服務行業,國家郵政局規定快遞企業春節不得擅自停業,正是基于這個考慮。
對快遞公司春節期間歇業,有人主張要給予理解和支持的另一個理由是:節日期間運營,快遞公司要按國家規定多付員工工資,加大了運營成本,這個理由不成立。節日期間快遞業的運營成本問題可以用市場化的思維來解決,即提高節日期間的快遞收費,正如節日期間的機票、火車票要向上浮動一樣。對此,廣大網購者是可以理解的。怕多花錢或不愿意承擔上浮的快遞費用,可以不網購或錯開網購的時間高峰嘛!
國家郵政局不能熟視無睹,應當順應廣大網購者的心聲,出臺更加嚴厲的處罰措施,予以治理整改。該關門的就關門,絕不慣毛病。一些快遞公司春節歇業,也暴露出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即目前國內的物流業發展相對滯后,國家郵政局及相關部門應大力發展物流業,加快兼并重組速度,大力發展快遞業的“國家隊”,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網購者的需要。
于文軍
觀察
如何彌合服務斷檔
與快遞歇業同日還有一則新聞,“保姆回家過年十五天,誰家阿姨空著能借我十五天?”近日,深圳不少不回老家過年的白領家庭開始為沒有保姆的日子而擔憂。不過,記者走訪了深圳幾家大型的家政公司了解到,今年春節深圳暫時沒有出現保姆荒,48萬名保姆能夠應對日益削減的市場需求。為了緩解保姆短缺的暫時狀況,各家政公司都開始向雇主推薦鐘點工。而鐘點工的身價也水漲船高,最高的1小時薪酬上漲七成。
一邊是快遞歇業,一邊是鐘點工價格暴漲,這兩則看似關系不大的新聞,背后其實勾連著一個共同的現象,即城市服務業的外來務工人員返鄉過年了,城市該怎么辦?是否還能從容應對,正常運轉?事實上,除了快遞和家政,外來務工人員集中返鄉的影響其實還能列出長長的一串。
平日里被習以為常的一些城市服務,一到過年反而無可規避地出現了斷檔,而只有等到這些服務真的停了的時候,市民才真正覺得麻煩,至于老板們,甚至還要為員工過年之后還回不回來而擔憂。當然,任何人都沒有理由為了城市和市民的利益,而要求外來服務從業者放棄回家團聚的機會。事實上,即便是已經落戶城市的正式居民,同樣有回家過年的訴求。
不難設想,假如城市服務業的員工和從業者,真的能夠融入城市,對于城市有歸屬感,過年回家未必是他們唯一的選擇,他們其實也應該有資格把家人接來看看他們工作生活的地方,并留在城市過年。從這個角度來看,外來的服務業從業者無法真正融入城市,或許才是導致一到過年返鄉潮,城市服務業出現斷檔的根源所在。而面對這一現象,僅僅是通過行政命令禁止停業,抑或是允諾過年的那點加班費,顯然都已無法彌合。
吳江
■三言兩語
●讓市場決定吧,在電子商務飛速發展帶動的物流需求量大增的趨勢下,快遞行業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這種競爭將促使其不斷提高滿足客戶需求的能力。
——畢至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把快遞春節歇業的問題交給市場解決,有助于推動時下良莠不齊的快遞行業完成洗牌,走出低價競爭的怪圈,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韓庚云
●春節是一把尺子,通過消費者用腳投票,必將有一些服務有保障、信譽度高的快遞公司脫穎而出,引領現代物流走向成熟,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生活。
——柳絮
●快遞公司的生意之所以紅火,當感謝網絡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沒有網絡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沒有網購的大規模的興起,快遞公司恐怕只有坐冷板凳的份,只有餓飯的份。快遞公司的日子好過了,當珍惜來之不易的今天。
——謝輝
●一些快遞公司“生、冷、硬”的服務態度和眾所周知的服務質量,廣為詬病。現在,動輒歇業,看來是不想干了,郵政總局不得姑息。
——王建民
推薦閱讀
這場服裝高庫存災難在半年前就現端倪,銷售冷清遠遠超出大家的預期。鄭鈞說,以前,品牌商還會擔心網購渠道頻繁促銷、打折,會損害品牌形象。現在,大家都把“去庫存”放到第一位。網購渠道將整個消費蛋糕擴大了,但>>>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68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