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2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為了使谷歌成為火狐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引擎,谷歌將每年支付3億美元,因此有人質疑谷歌此舉是資助競爭對手。但谷歌Chrome瀏覽器設計師日前表示,火狐并非競爭對手,而是合作伙伴。
谷歌和火狐瀏覽器開發商Mozilla近日簽定了合作協議,確保谷歌仍然成為火狐的默認搜索引擎,當然也成為了Mozilla的主要營收來源。據美國科技博客網站AllThingsD報道,按照雙方協議,谷歌每年將向Mozilla支付3億美元,這項為期三年的協議價值將達到將近10億美元。谷歌斥巨資簽署這項協議的目的在于阻止火狐瀏覽器采用必應搜索引擎,進而轉向微軟。
科技博客作者MG·西格勒(MG Siegler)對谷歌此舉表示質疑,稱這是“把所有的錢投給競爭對手”。他認為,做出這一決定要么是考慮到了反壟斷因素,要么是出于移動統治地位考慮。不過Chrome瀏覽器工程師彼得·卡斯丁(Peter Kasting)則給出了一個更為簡單的答案:“谷歌資助的是一個伙伴,而非競爭對手”。
谷歌的目標
西格勒認為:“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谷歌并不會出于仁慈向Mozilla支付10億美元。這樣做將是對投資者的不負責任。但是,他們卻是將所有的錢投給了競爭對手。”
不過卡斯丁則反駁說,這是一種誤解。他說:“無論我如何解釋,人們似乎永遠不理解谷歌開發Chrome的目的何在。這很簡單:Chrome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互聯網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變得更加先進。”
卡斯丁表示:“Chrome能否獲得大量用戶,或者互聯網是否因為其它瀏覽器開發商加快進度推出了更優秀的瀏覽器而變得更好,這都與目標無關。只要互聯網進步了,那么目的就達到了。”
Chrome與火狐共存
卡斯丁說:“要理解這項戰略的根源并不難。只要互聯網能夠成功,而且人們能夠在日常中更多地使用互聯網,那么谷歌就能夠成功并且獲利。正因如此,Chrome并不需要成為微軟Office這樣的直接盈利產品,也不必直接為谷歌吸引用戶。只要使互聯網更加先進就可以了。”
卡斯丁解釋說,谷歌并不擔心資助火狐會加劇火狐與Chrome之間的競爭,這只是保住另外一款重要的瀏覽器。他表示,谷歌早在研發Chrome之前就開始支持火狐,谷歌開發Chrome只是為了使互聯網更加快速。
Chrome和火狐的團隊曾經合作共事,過去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這一論斷。例如,盡管互聯網應用是Chrome最重要的營收渠道之一,但Chrome和火狐工程師曾共同開發互聯網應用的開放標準。
推薦閱讀
在電商中假冒偽劣,質低價高,虛報高價等現象一現再現,這可謂是2011年互聯網圈內的怪現象。另外,還出現新氣象,互許多企業和單位都建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進行宣傳。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網絡成了各行各業邁不過去的一>>>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0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