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是美國的感恩節,感恩節過后的首日被稱為“黑色星期五”,這一天通常標志著美國一年一度的節日購物季正式到來,之后一直持續到圣誕和新年。
為招攬生意、爭搶顧客,商家通常會在“黑色星期五”當天凌晨開門營業,使出各種手段提高節日銷售額,而不少消費者會通宵達旦地排隊搶購數量有限的特價商品。每年的這一天,對消費者來說是最省錢的時刻。
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美國人不再熱衷感恩節后徹夜排隊、在店鋪門口跺著腳哈著熱氣等候“黑色星期五”大減價,更傾向于在“網絡星期一”輕松自在地用鼠標完成瘋狂購物。
今年感恩節的當天晚上,紐約梅西百貨公司的門口早已排成了人龍,不少拿著現金和信用卡的顧客都在焦急等待著12點的到來。
這樣的場景在美國各大型商場門口比比皆是。今年的感恩節是11月24日,這意味著美國節日購物季從25日——“黑色星期五”拉開帷幕。
商家提前開張
由于商家記賬時通常用紅色表示虧損、黑色代表盈利,因此“黑色星期五”寓意財源廣進。而近幾年,由于美國經濟不景氣,對零售業者來說,“黑色星期五”是最旺消費季的起跑點,也是商家有望在一年當中營收脫離赤字、“由紅轉黑”的關鍵日子,因此,格外受到商家重視,許多商家從這天起連續推出打折促銷等優惠活動,希望提升人氣。
歷年來,美國商家的“黑色星期五”搶購時間多半在凌晨4時或5時開始。而今年為了吸引消費者上門,不少零售業者紛紛把開賣時間提前到當天的零時。沃爾瑪、塔吉特等大型零售商甚至把開賣時間提前到“黑色星期五”的前一天,即感恩節當天晚上的10時。而為了能在大減價中買到限量超低價商品,部分美國民眾甚至提前好幾天就到商家門口開始排隊。
搶購引發爭議
雖然在搶購中屢屢出現一些不和諧的事件,比如在美國洛杉磯一家沃爾瑪商場搶購的人群中,一名女子為了搶先買到限量低價的游戲機,在商場店員打開裝貨箱時,就開始向周邊等待的顧客噴灑辣椒水,致近20余人受傷,目前,她已經遭到警方的通緝。
在節日購物季期間使用辣椒水的不止消費者。在北卡羅來納州金斯頓一家沃爾瑪商場前,執勤的保安在24日午夜為了讓消費者有秩序地購買電子產品,也向“不聽話的”消費者噴辣椒水。
為購物動用辣椒水還算不上瘋狂。11月25日凌晨,加利福尼亞州圣萊安德羅的一家商場停車場還發生一起針對打折季消費者的持槍搶劫案件。
銷售數據喜人
但是這些惡性事件并沒有阻止“黑色星期五”的購物熱潮。
來自美國圣何塞市、45歲的科耶·波特說,他在“黑色星期五”一共花了2700美元。那天他和家人吃完感恩節大餐后,就匆匆忙忙趕在晚上10點半前到達商場目的地,“前幾年,我們家庭在出發之前通常有不少爭執:首先應該去哪家商場?但是今年,我們很快就做出了決定:早出發,多逛幾家。”
根據全美零售業聯合會11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黑色星期五”零售業銷售成績驕人,524億美元的銷售額足足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4億美元,創下歷史最好記錄。平均每人消費約398.62美元,人均消費增長9.1%,而花費最多的項目分別是服裝、電子產品和家庭用品。
數據
2011年“黑色星期五”
進店顧客:2.26億人
凌晨入店顧客占比:24%
折扣店顧客:4900萬
倉儲店顧客:6400萬
消費總額:524億美元
人均消費:398美元,網上消費150美元
(數據來源:全美零售業聯合會)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陳年透露,凡客公司管理干部的文化是一旦出了問題就會進行調崗,讓新人對舊業務進行調整,而被調崗人需要在新崗位證明自己。在這種管理思路下,誕生了李紅義等一批管理者,同時也有一些人選擇離開。 赴美IPO推遲、創>>>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美國節日購物“也瘋狂” 網購額增長迅速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