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李琳)“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你才會發現誰在裸泳”,巴菲特曾如是警示投資者,這句話也同樣作用在時下的電子商務行業。
業內人士坦言,過去兩年VC(風險投資)向中國電商注資了300億以上,客觀上營造了虧損換市場“泡沫”的氛圍。電商在前期瘋狂“燒錢”砸廣 告、搶人才,時下融到的錢已經所剩無幾,裁員壓縮成本斷臂求生實屬無奈之舉。
2011上半年,京東商城完成新一輪融資規模達到15億美元,成為互聯網歷史上涉及金額最大的一起融資交易,此外,凡客誠品、拉手網、優購 網、去哪兒網等互聯網企業的超億美元規模融資,也推動了整個行業融資規模的提高。
然而好景不長,2011年上半年電子商務市場投融資的火爆曇花一現,到了下半年,則是電商企業的寒冬到來。拉手網上市中途夭折、凡客IPO遙 無蹤影。
而電商企業估值的快速上升使得行業泡沫巨大。這一點從拉手網的融資及其估值上可見一斑。在電商泡沫最盛之時,拉手網融資共1.11億美元 ,企業估值11億美元。而拉手網今年上半年的凈營收僅為894.5萬美元,上半年虧損約6000萬美元。如果簡單的換算為全年營收1800萬美元,拉 手網的市銷率達到了夢幻般的60倍。而時至11月,拉手網宣稱要赴美上市時,拉手網幾經更換承銷商,融資額度也從1億美元下調為7500萬美元 。按照拉手網最新的招股書資料,它計劃發行約536萬存托憑證,每存托憑證約13-15美元。如果取中間值14美元,拉手網IPO前的估值僅為2.93 億美元,僅為拉手網C輪估值的1/4。
正如聯想投資董事總經理李家慶所分析的:“資本市場對實業的反應總是超前的,往往是提前爆發,又提前冷卻。前一段電商的高估值便是提 前爆發,而現在則是提前冷卻。上半年的大熱,遭遇現在的驟冷,就可能出現低估值。創業者和其投資人的風險,也正來源于企業的業務結構 和資本市場冷熱程度的不匹配。”
大部分電商都感受到了寒意。“現在的情況就是之前電商過熱,燒錢過多,結果到現在錢燒得差不多了,也沒有其他出路,只能等著凍死。真 正有柴取暖的也想著節省。” 翼商網絡CEO閔捷表示。“挺住,意味著一切。”陳年也如此表示。
電商企業普遍不盈利,這成了當下的現狀,除了極少數例外,電商都是不盈利的。曾經盈利的當當網和麥考林,今年二季度也都陷入虧損。然 而調整期來臨,風向轉變了,對盈利的要求成為投資人首先考慮的。
朱嘯虎認為:“電商企業要再融資,應該在可預見的未來,必須看到盈利的可能性。”所謂的可預見的未來,是比三五年要短的意思。
推薦閱讀
無論明年是否互聯網電視元年,但是七大牌照全額出席確實發出了一個積極的信號:產業競爭對手的增多,也意味著用戶的選擇在變多,市場也在逐漸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著。 2011年即將過去,互聯網電視在經歷了牌照發放、產>>>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2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