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慕習)電子商務行業“寒冬論”很早就有人提到,尤其在今年11月,樂淘CEO畢勝直言,國內電子商務可能是個“騙局”,眾多電商在賠本賺吆喝。樂淘去年毛利30%,今年僅剩下17%。一時間,電商集體唱衰論開始蔓延。
拉手網和凡客誠品雙雙推遲IPO進程,大量垂直B2C網站、團購網站停業或倒閉,資本迅速從電商行業“抽身”。有知情人士表示,電商行業虛報營業數據,是個很普遍的現象,即使現在仍是如此。原因是,投資人和創業者希望通過合伙的方式描述一個行業的“勝景”,這樣做既可迷惑競爭對手,又可以忽悠更多投資者。 近來,關于電商行業進入寒冬的消息甚囂塵上。“最近聽到電子商務這四個字就比較惡心,我覺得入錯行了。”畢勝說。他悲觀的表態也引起了京東CEO劉強東的共鳴,“句句都是實話”。
但是,阿里巴巴集團參謀長曾鳴卻對電商行業寒冬持否定態度,他認為冬天只是資本的冬天,不是電子商務的冬天,曾鳴指出,所謂的電子商務冬天是由于兩個原因導致,一個是投資泡沫,企業大肆燒錢以換取市場和投資,但投資人卻看不到短期回報最終撤資;更重要的是,部分企業的模式可能有根本問題,比如團購網站,在商業模式都不清晰的情況下,用反互聯網的方式,線下瘋狂鋪銷售團隊,碰到問題是必然的。
曾鳴表示,電子商務不是一種營銷手段,而是利用互聯網實現產業鏈升級,要求整個產業模式再造和創新,才能創造足夠的價值,形成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做電子商務,不能持“撈一票”的心態。國內電子商務市場前景廣闊,但競爭也更激烈,機會永遠只留給踏實做事的企業。
當當網李國慶支持這個觀點:“贊同!靠巨虧(掙一個花一個以上都是巨虧)無法持續,因為不可否認互聯網遭遇資本的冬天。我20年創業經歷告訴我:關鍵時刻,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倒在解放前夜的企業管理者至少還豐富了閱歷,而倒下的資本就只有流血了。 ”
另外,一份調查顯示,業內一半人士看好電子商務行業的前景。在電商行業,盡管有的支持“寒冬論”,有的不支持“寒冬論”,但目前業界一致的看法是:電子商務亟需回歸商業的本質,就是用更加理性的方式去賺錢。 “希望同行都冷靜些,把所有的事情打回到生意的本質,生意的本質其實就是要賺錢。”樂淘CEO畢勝如是說。
沒有前景,沒有錢賺大家也不會苦撐的。或許,正如馬云所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絕對大部分是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陽。” 如果不是電商寒冬,只是資本寒冬,那么,能都見到后天太陽的電商有哪些?我們靜觀其變。
推薦閱讀
拉手網的downround廣為人知,是因為其上市時公開遞交材料,因而無所遁形。這一輪的泡沫破滅,有更多電商企業在面臨是downround還是死亡的選擇。 從3月那一輪融資的估值11億美元,到11月IPO時估值2.93億美元仍然乏人問>>>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靠巨虧無法持續 賺錢才是王道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2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