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深圳律師在博客上報料稱:11月25日下午,在深圳南山科技園星巴克,中青寶(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董事長李瑞杰用椅子砸傷Adobe(一家總部位于美國的電腦軟件公司)代理女律師頭部,目前南山分局高新派出所已介入調查。
12月5日,羊城晚報記者在醫院病房內見到被打的律師廖愛敏。此次事件的起因,是由于中青寶涉嫌侵犯Adobe計算機軟件著作權,雙方在協商此事過程中漸積矛盾。
女律師被砸致腦震蕩?
據了解,北京市經緯(深圳)律師事務所律師廖愛敏,受國際商業軟件聯盟的委托,代理美國企業Adobe狀告上市公司深圳中青寶互動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青寶”) 侵犯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一案。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已于11月1日受理此案,11月23日,法院到中青寶公司進行了相關的證據保全。
12月5日傍晚,記者輾轉聯系到廖愛敏本人。她自稱由于害怕李瑞杰再次報復,已經悄悄從之前就診的南山醫院搬至他處。在醫院病床上,廖愛敏顯得極為憔悴。她和她妹妹向記者講述了事件經過。
據廖愛敏說,11月25日下午4時許,廖愛敏經中青寶公司法務經理聯絡,到達南山科技園南區科苑路星巴克咖啡廳與李瑞杰見面,雙方商討和解事宜。在星巴克門外擺放的桌子邊,雙方剛坐下來,李瑞杰二話不說就把法院的“證據保全裁定”拍在桌上,威脅恐嚇廖愛敏,要求她撤訴。廖愛敏則據理力爭———只接受和解,不能撤訴。
“當時他說,我代理這個案件,他會追到我家,追到我律師樓。”廖愛敏說,李瑞杰邊說邊揮起拳頭打了過來,她見狀立即呼救并向旁邊跑,還沒跑出幾步,感覺后腦被硬物重重地猛擊了幾下。她摔倒在地,鮮血從頭上流下來,隨即昏迷。據廖愛敏稱,事后高新派出所干警從現場視頻錄像中調出記錄,發現原來是李瑞杰從廖愛敏背后掄起一張椅子砸到她頭上。
事發后,廖愛敏被送到南山醫院。記者從醫院的“診斷證明”了解到,廖愛敏被人用凳子砸傷致“頭皮出血、昏迷后頭痛頭暈”,“全身多處皮膚擦傷”。截至11月29日,診斷結果為“腦震蕩、頭皮裂傷、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癥”。廖愛敏還向記者出示了自稱是李瑞杰的人在11月25日發來的短信,其中有這樣一句———“今晚派代表上您家找您連夜談”。這樣的話讓廖愛敏認為,李瑞杰還會繼續報復。由于當時南山醫院已經“暴露”,她于是連忙秘密轉院治療。
他率眾到律師所鬧事?
5日下午,記者來到北京市經緯(深圳)律師事務所。該事務所主任潘建輝說,11月25日李瑞杰打人后,在下午5時40分左右還親自帶領6人沖進事務所,阻撓事務所正常辦公及下班,直至當晚9時,才讓事務所內滯留的4名工作人員回家,其間李瑞杰還用手“拍砸”前臺辦公桌。據潘建輝透露,由于他是事務所負責人,當晚李瑞杰要求事務所將該案件從深圳市中級法院撤訴,還對他進行人身恐嚇。11月28日是周一,上午10時30分左右,中青寶又有數人到事務所鬧事,趕走事務所內正在洽談業務的客人,直到11時45分民警趕到這伙人才稍有收斂。
記者在事務所內看到監控視頻顯示,12月2日李瑞杰妻子到事務所進行和解,雙方在會議室談了1個多小時,由于視頻監控中的聲音資料不全,記者不清楚雙方具體談了什么。
該事務所一位律師稱,起初中青寶方提議,雙方就打人事件進行和解,廖愛敏律師也同意,只是后來中青寶方面臨時變卦,拒絕交涉,讓廖愛敏律師這一方忍無可忍。
涉嫌打人者:“無可奉告”
女律師稱打人者罵她“賣國賊”
記者查詢得知,深圳中青寶公司成立于2003年,被評為“深圳市重點文化企業”、“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重點軟件企業”。據稱該公司的目標是力爭“做中國最優秀的民族網游”。2010年2月,中青寶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成為首家在國內A股上市的網游公司,曾先后自主研發運營多款產品,并曾開發“紅色網游”。中青寶的董事長正是李瑞杰。
“李瑞杰打人事件”發生后,網絡上起初罵聲一片,有網友稱:“CEO親自打人實在不應該”,但也有一些網友隨后撰文,寫出中國中小企業在面對外企“版權之爭”時的無奈。
有學者在12月6日撰文指出:“國外軟件廠商慣用‘釣魚執法’、免費試用,形成用戶消費習慣后再訛詐勒索等不正當競爭的商業手段……在國內大肆開展所謂的‘知識產權訴訟’,以此類慣用的手段逼迫國內企業購買。”這位學者指出,國內中小企業主在面對代表外國企業上門“談判”的中國律師時,往往言辭激烈,行動過激。
記者采訪時,廖愛敏在病床上稱:李瑞杰打人當日曾罵她“賣國賊”。
5日晚,記者通過電話聯系到中青寶董事長李瑞杰本人。當記者表明采訪意圖后,對方稱:“無可奉告。你們也不要去弄這個事。”之后掛掉電話。6日中午,記者再次聯系李瑞杰,對方接聽后知道是記者,立即掛掉電話。
警方:雙方都希望和解
中青寶董事長確實動過手
12月6日,深圳市南山區公安分局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稱中青寶董事長李瑞杰確實存在打人情節,確實動過手。6日上午高新派出所拿到法醫鑒定,廖愛敏律師屬于輕微傷。南山公安分局負責人表示,事件雙方都希望走和解路線,派出所目前仍在和雙方進行接觸。按正常處理的話,當事人是輕微傷,一般都屬于治安事件。該負責人表示,若有最新進展,將及時通知媒體。
廣東瑞霆律師事務所溫律師稱,經法醫鑒定,若當事人為輕傷以上,則為刑事犯罪,打人者需要判刑;但若當事人為輕微傷,打人者則需要面對治安拘留不超過15天的處罰、賠償被打者醫藥費,并根據被打者的傷殘等級來確定具體賠償金額。
沖突根源,說法各異
記者了解到,關于引發此次沖突的原因,說法各異。
中國網關于該事件起因的描述是“Adobe在協商過程中,希望中青寶購買10萬元產品,被拒絕后,委派女律師廖愛敏與中青寶董事長李瑞杰在一家星巴克就該問題再次進行溝通”。
根據鳳凰網財經頻道的消息,在中青寶展示的Adobe對其民事起訴狀中,Adobe請求法院“判令被告賠償原告經濟損失以及制止侵權而支出的費用暫合計200萬元整”。
該消息稱,11月29日,中青寶曾致函廖愛敏律師稱:“在國內外軟件商業發展方面,一直存在大量惡性競爭行為,部分國外大型軟件企業通過技術壟斷等不良方式,不斷通過市場打壓國內軟件企業,并不斷向企業以訴訟或以媒體披露的方式相威脅。”中青寶認為,“這是完全違背或者講是缺乏商業道德的行為,必將受到全社會的嚴厲譴責。”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內IT行業應用最廣泛的軟件,無非就是Adobe公司的Photoshop、Autodesk的3D Max、微軟的Windows和Of-fice等等。這些產品能夠在中國如此流行,始作俑者正是盜版。
盜版或水貨讓這些產品迅速普及,待這些軟件被普遍“植入”之后,軟件商便讓國內多家代理商出面收取版權費。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對方繼續置之不理,代理商會上門去討,有時也會帶上律師,以彰顯自己是受害者。這種“討費”方式往往在IT企業與版權代理商之間造成激烈沖突。由于版權代理成本低、利潤高,所以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從事這一行,素質參差不齊,競爭也越來越激烈,追討的目標則從原來的大公司轉移到中小型公司甚至是創業初期的IT企業。
有人稱:目前一些國際軟件巨頭對其版權的保護,已經影響到國內IT企業的發展。中國中小企業深陷“版權之痛”,是否需要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來呢?
Adobe在中國反盜版多次獲賠
2009年,奧多比公司(Adobe)、奧騰公司(Altium)及微軟公司(Microsoft)聯合起訴臺資豪佳電子(深圳)有限公司,指控其侵犯三家公司的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經法院調解,豪佳公司愿意刪除此前侵權使用的軟件,向三家公司支付總額達78萬元人民幣的賠款。
2000年,奧多比公司(Adobe)狀告上海年華電腦圖文技術有限公司軟件侵權被法院一審判決,后者賠償Adobe經濟損失人民幣15萬元。
推薦閱讀
謝文向南都記者表示,在眾多競購者出價的狀況下,阿里巴巴要面對“性價比”問題,而無論誰成功入局雅虎,都必然要處理阿里巴巴股權贖回一事,這將是個復雜的過程。 在支付寶股權轉移和前任CEO巴茨被辭退的事件中,日>>>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2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