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網絡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以前人們要舉辦一個投票評比活動,可以說是費時又費力。現在,由于我們可以非常便捷地通過網絡來投票,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網上評比活動就變得日益興盛起來。于是,一個新的行業——網絡刷票公司便應運而生了。近日,媒體對這些正在大行其道的網絡刷票公司進行了調查。
在許多網絡刷票公司的網站上,我們都可以看到類似這樣的廣告詞:“你還在為票數太少而苦惱嗎?看到別人的票數迅速增加,你感到無可奈何嗎?你發動了很多人幫忙,卻還是追不上對手嗎?快聯系我們吧,專業的團隊能讓你在激烈的投票競爭中脫穎而出,想要當第一,就能當第一!”透過這樣的廣告詞,我們不難發現,網絡刷票公司提供的什么服務。
只需要幾百塊錢,網絡刷票公司就可以短時間內,讓你在網絡票選中得到數以萬計的投票。即使那些發動投票活動的單位,設定了“一個IP地址只能投一票”的限制,對于網絡刷票公司來說,這些束縛也都只是浮云。令人驚訝的是,這些看上去神通廣大的網絡刷票公司往往都是幾個人、幾臺電腦,甚至是一個人、一臺電腦就可以搭建起來。
網絡刷票公司的規模如此之小,那么他們是通過什么手段,來幫助他們的客戶拿到那么多的票數呢?一位長期從事代理網絡投票的業內人說:這全靠網絡“水軍” 來做。這些網絡“水軍”大多是閑人,他們可以長時間泡在網上,如果隨手點擊一下,就能得到幾分錢甚至幾毛錢收入,他們當然不會拒絕這樣的“好事”。按照行規,這些在“水軍”投完票后就能拿到工錢。一位刷票公司的人這樣跟記者描述他的工作流程:“這個平臺全國各地分公司,都有會員我們把任務發布到平臺上面,然后會員看到了去操作,然后我們給他們結算工資。”
網絡刷票公司通過即時通訊工具等手段,建立一個網絡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面有往往匯集著幾萬名兼職投票人員,網絡刷票公司通過網絡平臺向這些兼職投票人發出投票指令,而這些人分布在全國各地,他們的IP地址各不相同,所以這些人的投票看上去當然就是合法有效的投票。就這樣,在無限廣闊的網絡空間里,網絡投票形成了一條成熟的產業鏈。刷票公司不僅可以操縱網站票選的投票結果,甚至可以操縱那些需要通過手機投票的票選活動。
業內人士:如果只有移動能投的話是5毛錢,移動、聯通都可以投的話是4毛錢。
記者:電話號碼會不會一樣?
業內人士:都不一樣的。
目前,網絡刷票行為已經成了一種“潛規則”。一位刷票公司的人說,全國各地的各種網絡投票基本都有他們背后操作,他們的客戶以企業、政府居多。他還說,自己的團隊曾在某男性選秀節目中為一名選手刷了25萬張票。由于票數能夠直接影響選手的勝敗,“刷票”已經成為選秀節目里不可或缺的環節,甚至是公開的秘密。因為如果你不刷,你很可能就會輸。
雖然現在各種網絡投票有越來越多的限制條件,比如IP地址限制、身份證限制、驗證碼限制、地域限制等等。不過這些限制在“網絡水軍”面前全成了擺設,如果刷票公司能動用這么多的“真人”刷票,主辦評選活動的單位是很難區分出哪些票是熱心網友投的,哪些票是“水軍”們刷出來的。
那么這種網絡刷票的行為是否涉嫌違法呢?工商部門表示,目前這種網絡刷票行為并不在工商的監管范圍之內,因為工商法律法規都沒有這方面的規定。因此就無法界定,也就無從監管。有法學專家表示,從目前看來,我國法律沒有對網絡代理投票行為做禁止性規定。保證投票或樣本采集的公正性應該是主辦方的義務。如果不能保證意見的準確性和樣本的代表性,這對組織者的公信力是一種損害。北京市律師協會律師秦兵也說,網絡刷票不算犯法。
秦兵:首先我們從法律上分析,這種行為不違法,因為目前確實沒有法律禁止這種行為。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不違法的行為未必合乎道德,我們感覺總是不誠信,因為我們總是希望真正的用戶、真正的觀眾真正的消費者去投票,而不是希望機械投票。
推薦閱讀
在460家上市家族企業中,只有21家公司完成了家族第二代接任董事長,僅占4.57%。成功的案例不是沒有,比如方太集團的茅理翔成功地把事業傳遞給了自己的兒子茅忠群。但是,這僅僅是個案。 【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75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