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漏夜趕科場,有人辭官歸故里。”
就在眾多企業削尖腦袋想要赴美IPO的時候,傳來了陳天橋尋求私有化盛大網絡的消息。
北京時間10月17日晚間消息,盛大網絡(Nasdaq:SNDA)宣布,公司董事會已收到CEO陳天橋提交的初步非約束性建議函,以每股美國存托股41.35美元(相當于每股普通股20.675美元)的現金收購陳天橋、陳天橋妻子雒芊芊(盛大網絡非執行董事)、及陳天橋弟弟陳大年(盛大網絡COO兼董事)目前尚未持有的盛大網絡的剩余全部流通股。
截至2011年9月30日,上述三人持有盛大網絡68.4%的流通股。按照建議函內容,陳天橋家族需以每股美國存托股41.35美元價格收購剩余31.6%股份,這一價格較盛大網絡上周五33.48美元的收盤價溢價24%。以此計算,陳天橋家族需支付7.36億美元。
陳天橋的這一步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股價被低估,所得益處與付出成本不相稱。
最近一兩年以來,由于市場金融產品大量供給、信息不對稱和商業文化差異等原因,以及一些中國概念股自身造假,受到空頭的獵殺等,導致相當一批中國概念上市公司的市值被低估。
在成交低迷、股價低估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無法得到足夠的融資,為維持上市每年還需支付一定的服務費,并面臨美國各界的嚴密監管和審查,所得益處與付出成本不相稱,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主動退市。
國內的很多知名互聯網大佬,諸如張朝陽、丁磊等,都曾經先后表示過股價被低估的不滿。
在美上市的幾家非概念股企業中,已經有幾家私有化退市成功。
2、回國上市。
“橋哥那么精明的人,肯定是搞得差不多了,回國上市賣高價”,今晚,談到此事,一位互聯網大佬在MSN上如是說。
今非昔比,國內資本市場已經成為香餑餑,成為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除了盛大,百度、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們都先后吞咽過“回歸國內資本市場”的唾沫。
先私有化,再回歸國內資本市場,這本來不是一條路,但走的人多了,就將成為一條康莊大道。
這一條大道上的急先鋒們,將是那些現金流充裕的主們,比如排頭兵網游。
3、響應政府號召。
親們,還記得政府的號召嗎?
親們,還記得唯一的政協委員陳天橋同志在今年兩會上的提案嗎?
如果都記得,那就做恍然大悟狀吧。
4、那個叫做“VIE”的世紀難題。
曾經,有一道叫做“VIE”的世紀難題,擺在大家面前。所有人,都傻眼了。
橋哥輕輕的揮了揮衣袖,把難題翻了個個兒……
5、盛大是旗下公司最多的互聯網企業。
有一次,盛大某個高管跟我笑稱,盛大應該是旗下公司最多的互聯網企業吧。我追問具體數字。他讓我猜,大膽的猜。我大著膽兒猜,“有大幾十家?”
你猜測的數字呢?具體數字不能說,大概有100多家。
盛大就好比一只老母雞,十年來,不停的下蛋,不停的孵小雞,甚至有幾只小雞也變成了母雞。現在,那個叫做陳天橋的主人要賦予這只老母雞更大的戰略,至少不能讓這只老母雞再經受洋槍洋炮了。
這個主人,曾經楞生生鑿出一個產業,不,是一個產業鏈。他的戰略眼光,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此文摘自劉興亮博客作品)
推薦閱讀
由于淘寶商城于10月10日發布2012年度新的招商和商家續簽規則,大幅度提高了進駐商家的年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證金,招致部分小商家的不滿,這些小商家組織人手對大商家進行了惡意無效購買等攻擊。隨后,商務部出面表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陳天橋私有化盛大網絡的哥德巴赫猜想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0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