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網董事、IDG投資人章蘇陽仍然記得第一次見到王微(微博)的印象:拖鞋、圓領衫、一臉疲憊,講話漫不經心,不是很high,邏輯卻很清楚。多年過去,王微坐在我們面前,依舊漫不經心:帽衫、牛仔褲、二郎腿幾近茶桌。要了瓶礦泉水,招呼說“我們開始吧”。
創業之時,王微就頗有名氣——“文青”之名。他寫過一本書,叫《等待夏天》,據說很流行了一陣。2005年底,王微與投資人一起開始了長達6年的網絡歷險。
其時正值web2.0最盛時:頭等倉里坐滿到中國來投資的風投。不出半年,web2.0崩盤,殃及視頻網站,土豆網是剩下來的十余家視頻網站之一。土豆憑什么可以“剩下來”?王微認為,土豆做得早,最先拿到了融資,最先獲得了用戶。章則說王微個人有“不同”:遇事淡定,能穩往隊伍。
照搬美國模式一直是中國互聯網“路徑依賴”。2008年,在一次行業會議上,王微無奈地說:“灰色內容可以產生龐大流量,但卻近似于工業廢水,毫無價值。”這句話可謂振聾發聵,全行業集體轉身,舍棄YouTube,學習Hulu。這次轉身治愈了廣告主、用戶的不感冒,視頻網站用戶流量上漲,廣告主開始認可視頻廣告。
王微的智慧不僅在于放棄,也在保留。高喊工業廢水之即,王微保留了類Youtube的UGC。如今這正成為公司的優勢。而歷經“工業廢水”階段,UGC正在被“價值重估”,自制劇,短視頻,正成為所有網站的選擇。
王微體驗世界的方式很多,背包徒步、酒吧、讀書、紅酒,這些年從未變過,正如他以一個文學青年歷險互聯網的方式。他最近印象深的旅行,是在日本高野山,60萬人的骨灰埋在哪里,山頂上下大雪,荒無一人,有很多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德川家康,在哪兒只是一塊小小的墓碑。
王微說,“這產生兩種感覺,一種是個人如此渺小,即使是英雄,二是人生有很多事情要做,與那些英雄相比,還有很大距離”。
雙“重”行業
《21世紀》:土豆網上市后,壓力是大還是小了?
王微:在這個階段,上市對公司肯定有非常大的好處,市場的信任度會提高,合作伙伴相信這個公司;融資會更容易,將來如果需要資金,比較容易接入資本市場,因為有很多手段可以做。畢竟2到3年內,視頻行業還是“重資金”行業。
至于壓力,我覺得都差不多,沒太多感覺。
《21世紀》:視頻行業怎樣才能擺脫對資本的過度依賴?
王微:大家不能用輕的互聯網框架去套“視頻網站”,視頻網站它本身就是重資本模式。與內容有關的行業,可以參照夢工廠(DreamWorks SKG), 夢工廠做了十年才開始贏利。當年的有線電視網,也是花了很長時間才起來。起來之后就好辦得多了。
對于視頻網站來說,還處于投入階段,用戶、市場在增長,投入在增長。這不是公司意愿能夠去解決的,由經濟規律決定的。
《21世紀》:這個階段的特征是什么?
王微:一方面用戶、市場增長真的非常快,對資本要求很高;另一方面,收入不會增長那么快,會滯后用戶、市場2至3年。這個階段要做的,就是不斷地提供資金。而由于市場、用戶的增長,收入與支出的差距在縮小,資本市場會接受這個距離。
《21世紀》:重資金模式的一個原因是版權,你覺得版權價格未來會降嗎?
王微:長期來說,所有東西的價格都要符合經濟規律,版權也是。現在價格肯定太高了,這是市場競爭的結果。十萬(一集)還比較合理,五六十萬,七八十萬(一集)就是泡沫。賣不動了就會低下來。
現在這個市場還有三四十家公司,有聲音的公司在十家左右,未來只會剩下5到6家,內容運營商話語權相對集中一些,價格自然會降。
打造生態鏈
《21世紀》:上市的時候,你說土豆網是“Youtube+HULU+HBO”,如何解釋?
王微:為了讓美國投資者更熟悉一些我們。
美國沒有土豆網這種形態的互聯網視頻公司,要么完全是由用戶上傳,要么全部是版權購買。我們既有大規模的版權內容,也有大規模的用戶上傳或分享內容,同時還有大規模的自制內容。中國由于媒體生態圈沒有形成,這種混合體在中國能夠成立。
《21世紀》:上市時,你又如何描述你們與競爭對手的差異?
王微:這個市場上未來會存在4至6家公司,有的純粹內容驅動,購買版權對其很重要;有的是流量驅動,比如奇藝等,來自百度、騰訊的流量很重要。我們的特色是用戶上傳內容,UGC,是生態鏈模式。
《21世紀》:與優酷相比,你們有何異同?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2011年10月11日22點,淘寶商城上歐莎、韓都衣舍、七格格、優衣庫等商城店遭到數千人的惡意攻擊,多款寶貝被拍下架或被迫下架。截止13日晚間,已有近四十家淘寶商城大賣家被攻擊。被攻擊次數最多的韓都衣舍方面透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土豆網創始人王微:視頻網站是重資本模式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0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