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銀監會印發了《中國銀監會辦公廳關于人人貸有關風險提示的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與“人人貸”中介公司之間的防火墻,嚴防“人人貸”中介公司幫助放款人從銀行獲取資金后用于民間借貸。
銀監會下發此文,與近期人人貸模式的網站越來越凸顯的信用風險不無關系。7月21日,哈哈貸網站因“中國市場的信用問題”及“運營資金的短缺”等原因宣布關閉,數據顯示,自2009年5月至今,哈哈貸發展了近10萬會員。據悉,關閉的人人貸網站并不止哈哈貸一家,悄悄關閉的小公司不計其數。
據知情人士稱,相關監管部門認為,“人人貸”非法集資跡象突出,網絡平臺公司向不特定的對象籌集資金,用于民間借貸,成為借貸雙方的資金中介,具有非法集資的行為特征。
隨著銀監會的一紙通知,一直不事張揚的人人貸網站,一躍成為公眾矚目的焦點。
何謂“人人貸”模式
所謂“人人貸”,即是P2P(Peer to Peer)借貸的中文翻譯,實際上就是傳統民間金融的互聯網版本。通過網站這一平臺,借錢人和放款人經過網站注冊和審核后,需要錢的人發布信息,有閑錢和投資需求的人參與競標,一旦雙方在額度、利率方面達成一致,交易即告達成。
“人人貸”模式2005年首創于位于英國倫敦的Zopa網站,目前國際上比較知名的有格萊珉銀行、PROSPER、lending club等。在國內,“人人貸”在近幾年剛剛興起,以“網上借錢,解決燃眉之急”的口號吸引著大學生、微企業、農民等“缺金者”。目前,國內“人人貸”公司快速增長到1000多家。
調查數據顯示,至2011年上半年,中國網絡融資整體規模已由2007年的2000萬元升至6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25%。同時,網絡借貸平臺開始由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蔓延。“人人貸”也從單純的個人對個人的信貸中介平臺發展為線上和線下兼營模式,業務范圍也從個人借貸發展到理財、信托等多種綜合業務。
需求造就市場
作為借貸的法定機構,銀行早已有之;作為交易平臺,互聯網早已有之,那么,為何網絡借貸能在最近幾年迅速“合體”并呈爆發式增長呢?
著名互聯網專家、隆文互動營銷研究院院長于明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指出:“當前,至少持續了20年的貨幣超發,致使多余的錢在市場中亂竄,多年累計起來的過量貨幣已經給中國經濟實體帶來了巨大的通脹風險。流動性泛濫對經濟和社會的危害日益顯現,資產泡沫和高通脹反作用于宏觀調控政策,經濟政策開始面臨持續的被動收緊壓力。執行貨幣從緊的信貸政策直接導致了中小企業以及個人信貸難的問題。急需資金者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民間借貸,與往年同期相比,典當行、小額貸款業務大幅攀升。但是,這種借貸貸款利率普遍較高,往往讓一些亟需借貸的人望而卻步。于是,網絡借貸以其快捷便利等諸多特點進入人們的視線。”
不過,網絡貸款的成本也并不低。以拍拍貸網站為例,在收費上,借款人的成本主要由貸款利率、第三方支付平臺費用和網站的管理費用構成,這三項費用累計加起來將近30%。
處于監管真空
自稱“中國最嚴謹網絡借貸平臺”哈哈貸的關閉,使得“人人貸”的風險開始暴露。根據銀監會對網絡借貸相關情況的調查,“人人貸”目前處于“監管真空”的無序發展狀態。和民間金融一樣,“人人貸”模式目前處于各個監管部門的灰色地帶。在實際操作上,由于這種模式只需要在工商注冊一個公司,就可以進行網絡借貸業務。而工商、金融等法律法規對“人人貸”的準入資質、信息披露、內部管理等未作要求,也未明確具體的行業主管部門。
在國外,由于有完善的信用制度,每個人的信用程度皆有據可查。但在國內,“人人貸”網站無法真實完整的掌握借款人的身份信息、商業計劃和資金使用。因而對如何避免信用風險缺乏有效手段。
隆文互動營銷研究院院長于明指出:“傳統的民間借貸,大多是通過認識的人進行借貸。如今,由于互聯網的發展,這種傳統的借貸模式通過網絡、中介來進行操作,其實質也是傳統民間借貸模式新的發展形式。但民間借貸因為是發生在親朋之間,而且有抵押甚至擔保人,可以對借貸關系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而這也恰恰是快捷的網絡借貸所或缺的。”
人人貸公司“求活”
在銀監會下發“關于人人貸有關風險提示的通知”之后,人人貸模式的人人貸網站聲明稱,公司作為行業中的領先企業,一直致力于嚴控風險、自我規范。同時,人人貸作為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的會員正在參與建立行業自律委員會。人人貸隨時準備接受政府的監督,也期待著相關部門正式出臺法規、條例監管整個行業,使整個行業可以向健康、規范的方向發展。互聯網的發展為人類的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人人貸網站作為金融與互聯網的結合,是一種嶄新的模式。人人貸團隊相信我們的努力與創新必將推動民間金融秩序化、規范化和陽光化。
有分析人士對《證券日報》表示,正如當年第三方支付誕生初期備受爭議一樣,人人貸模式是一個創新,這個創新是建立在需求的基礎上的。目前中小企業以及創業者貸款非常難,哪怕是很有前景的項目都無法融到資。因此,人人貸模式的網站其實是補上了金融市場的空。對于這一新生事物,應抱著積極的態度來看,盡量多想辦法把風險控制住。現有人人貸的信用風險,主要是國家信用制度建設缺失的一種體現。對于相關監管部門而言,目前應該是“管”,而不是“關”。
推薦閱讀
樂視網的獨播苗頭已經引發行業連鎖反應,有視頻網站負責人告訴記者,樂視網在獨家版權采購方面確實手筆巨大,“買劇只看演員,沒開拍都不眨眼的”,如果樂視網真的獨播,是對競爭對手的巨大威脅,但樂視網也會面臨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貸款需求造就市場 處于監管真空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2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