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云服務、云儲存、云終端、云戰略……基于互聯網的這些個“云里霧里”,你今天用了嗎?當前,“云”已成為互聯網企業、手機及傳統家電企業、電信運營商等紛紛標榜的最具人氣高科技熱詞。相比2010上海世博會期間的還處在概念狀態,“云計算”如今已衍生出多種互聯網應用的可能,最終可能會讓人們像繳水電煤那樣,去為自己享受到的“騰云駕霧”繳費。
“十二五”期間,國家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作為排在第一位的新興產業,云計算是其中發展的重點。未來,云計算將成為IT的基礎架構,信息產業價值鏈的環節也會進一步重組。隨著工信部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五城市開展云計算服務創新試點,同時業界紛紛推出“云”規劃,云計算正在掀起“萬億元規模”的產業熱潮。
傳統網商:已經“騰云”
心愛的照片、想看的電影、有用的文檔等任何數字資料,全都無需硬盤,直接上網存進網絡硬盤;iPhone4電話簿上新加任何一個號碼,不用再打字,賬號同步的Gmail信箱電話簿就已自動更新……如今,會享受互聯網上的“云”生活,已經成為滬上不少人年輕人的生活常態。
上周,國內最大的購物搜索引擎一淘網打破了以往各大網購網站的籬笆,“一站式購物”讓消費者無需重復注冊與登錄,即可在商品搜索結果中直接比價并購買,包括新蛋網、易迅網、庫巴網等百余家獨立B2C網站上的商品,鼠標一點輕松“比購”全網。在國內最大的在線沖印平臺網易印像派上,最近半月來夏令營和暑假親子出游題材的定制增長30%。年輕父母們特別偏愛在線存照、在線定制親子照片書、馬克杯及銀飾,不少孩子在開學時拿到了爸爸媽媽從“云”上“采”來到DIY影集。而用戶數過2億的國內人氣最旺微博——新浪微博,上周剛過兩周歲“生日”,“微博買單”“微博快跑”等活動線上線下相結合,也讓微博達人們感受了一把“云”社交。
據易觀國際發布的7月份應用商店監測顯示:蘋果App Store在中國的應用數量已達41萬多,比6月份增長了10.9%;安卓Android Market中國地區的應用數量也從15萬增長到21萬,增速從6月份的7%顯著提高到37.9%。前天,盛大董事長陳天橋透露,上線一周內盛大云計算平臺已有近千個外部接入;昨天,百度宣布開放其云計算平臺,將推云存儲等服務。
國產手機:急于“駕云”
云計算技術提出后,對客戶終端的要求大大降低,瘦客戶機將成為今后計算機的發展趨勢。手機就是一種典型的瘦客戶機,云計算技術和手機的結合將實現隨時、隨地、隨身的高性能計算。
“下一個十年所做的事情就是云手機”,在不久前的中國互聯網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云如此表示。7月底,阿里巴巴與天語合作推出自主研發的“云手機”,這種OS智能手機可直接使用100GB云空間和各種云服務,包括地圖、電郵以及互聯網上海量的Web服務,同時阿里旗下的支付寶、旺旺等客戶端都直接整合其中,據悉該系統今后還會發展到pad、車載電子等更多終端。8月15日晚,谷歌毫無征兆地宣布以總價約為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公司,摩托羅拉移動將完全專注于 Android 系統。8月16日,采用MIUI系統(由Android 2.3.5版本定制修改而來)的小米手機上市,金山軟件董事長、小米科技CEO雷軍以向喬布斯致敬的排場介紹說,小米手機是國內首款雙核1.5GHz主頻手機,為全球主頻最快智能手機。
專家指出,“云計算”讓互聯網廠商介入手機制造正成為一種趨勢,它們希望借此增加用戶的黏性,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擴大版圖。“云計算”讓移動平臺和桌面平臺的統一為期不遠,而二者的統一將幾乎完全基于互聯網。
國產電視:搶著“造云”
就在手機制造領域風起“云”涌之時,傳統家電行業也急著向“云層”靠攏。日前,創維率先推出云智能電視,今年國慶期間將大規模量產上市。這種基于Android智能操作系統的云電視,首次在電視上實現了云空間、云服務、云瀏覽、云搜索等個性化應用,可以上網、QQ聊天、發微博、玩3D游戲、搜3D電影甚至高清多媒體。
此后短短半個月內,TCL、海信、康佳等國產電視龍頭企業也相繼推出自己的智能云電視,這些沾上“云”概念的電視機廠商,占據了國內電視機行業半壁江山。
相比以前的智能電視,云電視的可操作性更強,能體驗到的云端服務更廣、更直接。不過業內并非都看好“造云”運動,家電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指出:中國彩電企業一窩蜂地推出云電視,是典型的亂云飛渡、人云亦云。目前,云電視的IT軟件技術掌握在國際IT巨頭手中,節目內容提供涉及知識產權,都不是傳統制造企業的優勢。
尤其是面對正逐步商業化的Google TV 、Apple TV,國產“云”電視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與困難不小。因為調查顯示,消費者如將個人電視當成IT數碼產品來用,72%的人表示會選擇聯想、微軟、蘋果等傳統IT巨頭的產品,理由是技術好;只有28%的人選擇傳統彩電品牌。
推薦閱讀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經濟系主任李由表示,盡管規定較之前相關法規更加具體,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操作性難度。“比如‘下游客戶購買能力’這條,下游客戶如何定義、是直接還是間接客戶、客戶購買能力數據如何>>>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身處“云時代” 傳統網商已經“騰云”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