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來電,說被辭職,公司這兩天很混亂,哭倒好幾片!……裁員沒有任何征兆,HR站背后,要求馬上電腦格式化、一小時內簽字走人!沒有商量余地,就我們部門昨天一天裁了20多個!”2011年8月19日,簽名為Liz潘的高朋上海員工在新浪發了一條微博,立即在互聯網行業炸開了鍋。高朋數個地方城市的官方微博“反水”,直播各地裁員糾紛。有高朋內部人士透露,短短半年時間,高朋員工數量迅速膨脹到2000,而后又將迅速裁員為1000。
高朋是美國Groupon與騰訊在中國合資的團購網站。Groupon是團購業的鼻祖,被稱為是美國互聯網史上估值最瘋狂的公司,成立18個月時估值13.5億美元。在中國,它有一堆來路可疑、大小不一的“兒孫”。據不完全統計,截止8月,中國團購企業已超過5500家,近18個月里,平均每天新冒出10家。
就在高朋友前員工在微博上大爆裁員慘狀的前一天,拉手網創始人吳波向《中國企業家》記者分析,“我們跟對手的距離越拉越大,(對手)越來越難拿到投資,沒拿到錢的活不下去。”似乎是向Groupon致意,拉手網,也是中國互聯網史上估值最瘋狂的團購企業(成立13個月時估值11億美元)。
但是,某種程度上,美國鼻祖在中國的大裁員,已標志性戳破中國團購虛火,預示著全行業的跑馬圈地結束,進入理性的收縮期。最近,不斷有團購網站裁員、關門,乃至卷款而逃,規模曾位居前十位的窩窩團也因大規模裁員卷入勞動法糾紛。
“團購的冬天已經到來”,美團網創始人王興對本刊記者說道,“不可能五千家都發展得非常好,像比賽一樣,初賽很多人,然后有復賽,有決賽,發展到這個階段,前面幾輪比較清晰之后,排在后面的得到資本支持的可能性就小很多。”
吳波與王興的話不約而同揭示了一個真相,“千團大戰”幕后最重要的推手——資本,在一開始就“綁架”了這個行業,主導了行業的游戲規則。“每個人都在爭前3名,前5名,沒有做到前面幾名,沒什么市場機會,下面的融資會出很大問題。”和玉股權投資復合基金合伙人曾玉說道。
過去18個月,大部分團購企業都被資本裹挾,瘋狂融資、瘋狂擴張,即便沒有融到資的也拼命賠本吆喝,想先“圈地”再“圈錢”。因為融資——高速擴張——再融資這個循環鏈條中,只要一步落后,就可能會失去與資本共舞的資格,從而出局。資本邏輯決定了團購行業中全國性綜合型網站的前十名入圍賽規則。這一賽段結果已見分曉。
接下來,將進入后團購時代,比拼的將是差異化、現金為王和扎實內功。延續既往的跑馬圈地和粗放擴張策略的企業,將加速奔向死亡。
《中國企業家》記錄了團購業18個月的生態形勢演變。
瘋狂的開始
“賣了頭一單了!開張了!”45歲的吳波和他的全體員工歡呼道。那是2010年3月18日,拉手網上線的第一單(一道魚)。第一個月營收是多少?“我都想不出來了,特少特少。”
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賣出去了,證明了商業模式的可行。興奮者有很多。2010年3月4日,拷貝Groupon模式的美團網上線,成為中國第一家高調上線的團購網站,迅速引爆團購虛火,兩個月內中國就進入“百團大戰”。
第一單,吳波籌備了半年。2009年9月,他從美國TechCrunch網站得知了Groupon(成立于2008年11月)公司,立刻被吸引,隨后帶著一幫團隊研究團購。
籌備拉手之初,吳波跟清華校友楊鐳聊起了團購,楊鐳是機構投資者泰山天使的創始人。拉手上線一個月后,吳波給楊鐳發了一條短信。上線第二個月,泰山天使到訪拉手。兩天內,泰山天使決定投資拉手。此后,泰山天使幫助拉手全面推進后續融資,一連兩周,帶著吳波馬不停蹄地見VC。2010年5月,拉手敲定了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主要的投資人有Rebate Networks,它在全世界投資了很多團購網站,包括在歐洲很火爆的團購網站每日特惠(DailyDeal);還有金沙江創投,它專注TMT等領域的早期投資,在國內投資過電商夢芭莎、蘭亭集勢等。
上線不到3個月,就連續進行了天使融資和規模不算小的A輪融資,實屬罕見。
更驚人的還在后頭。A輪融資后的半年,拉手即進行了B輪融資,共計5000萬美元。又過了4個月,完成C輪融資1.1億美元,估值高達11億美元。在拉手C輪融資后的一個月,吳波對本刊記者說道,“團隊仍對公司有控制權”。
很多互聯網公司IPO的融資也不過1億美元,很多VC的夢想是投出一個10億美元市值的公司。拉手,一個成立一年多一點的公司卻創造了融資和估值奇跡。
在拉手之后,窩窩團,大眾點評網都對外宣稱過上億美元融資計劃。宣布千萬美元融資的團購網站更是不勝數。類似的拉手融資故事在各地上演。國內的F團、24券、滿座網、F團、團寶網和阿丫團等等均獲得融資。泰山天使陳亮預計:可能有20家企業拿到錢。
這是中國互聯網行業有史以來,融資最瘋狂的行業,企業融資數量之多,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估值之高超過了以往的任何時期。門戶、WEB2.0、SNS等等熱潮和泡沫都無法與團購泡沫相提并論。
“賭馬”式投資
“投資人喜歡投有顛覆性的行業,但是有顛覆性產品形態,顛覆性服務形態的企業非常少,每一兩年你會看到一些機會”,經緯創投合伙人徐傳陞說道。
團購就是這樣一個顛覆性行業。它的顛覆性在于:第一,它要有線下的運營團隊,這不是騰訊所擅長的。這個特點打消了中國VC們常有后顧之憂:“騰訊要做怎么辦(騰訊確實也做了,目前看來優勢的確不大)?”
第二,它的商業模式相當清晰,而且得到證明。贏利來源明確,向商家收取傭金;成本低廉,不用像商品電商那樣花錢買貨,不是“重資產”公司。
第三,市場想象巨大,誕生即爆發式成長。
這種機會一旦出現,立刻得到眾多投資早期階段的VC的關注和跟進。“任何一個東西,有生命力的話,發展就非常迅速,基本上每兩三年就是一個周期,關鍵是要在它成長起來之前就抓住潮流。”朱嘯虎說道。“收取預付款,流水相當好”則是刺激創業者風起云涌,風投們幾乎“瘋投”的重要因素。團購成了互聯網有史以來創業門檻最低的行業,無需多少起步資金,無需太多技術含量,于是乎,千軍萬馬殺進來,掀起全民團購創業熱。
門檻過低導致的結果是,新興市場的格局沒法形成,沒有領導者,企業差距不是太大。VC們沒法像成熟行業那樣“投資領頭羊”,只能采取“賭馬”的方式。除了泰山這種機構天使投資以外,參與賭馬的VC既有紅杉、金沙江、凱鵬華盈等在國內很活躍的VC,也有Rebate Networks這種國內不熟悉的,但全球團購行業有布局的投資公司,還有阿里巴巴、騰訊這種互聯網巨頭。此外還有其他一些在國內并不活躍的海外產業背景的投資公司。
怎么賭?大多是賭團隊。泰山天使主要相中吳波這個團隊有十年的合作經驗,連續創立過數家公司。除了前面提到的Tvix,吳波團隊還做過焦點房地產網,后來賣給了搜狐。千團大戰中獲得融資的企業,大多是像吳波這樣的連續創業客。比如被稱為極客的王興,雖然年僅31歲,卻已創立過飯否、校內(賣給了人人網)、海內等網站,引領過中國微博和社交網潮流。團寶網的創始人任春雷則做過軟件、網游、優惠券目錄券王等。F團創始人林寧則有廣告公司和媒體公司創業經歷。“二次創業的在找錢、人脈等方面比頭一次創業的要容易。”吳波說道:“市場發展特別快,機會稍縱即逝,不允許你有任何錯誤和猶豫。”有經驗的自然比沒經驗的更受青睞。
除了團購業本身顛覆性吸引力外,美國資本的退出市場好,也是導致團購投資比較火的一個因素。去年年中,中國互聯網公司掀起了赴美IPO熱潮。這讓很多VC變得更“貪婪”,更敢下賭注。與團購泡沫呼應的是電商泡沫,跟電商比,拉手的上億美元融資是小巫見大巫。去年4月1日,京東商城宣布融資15億美元,估值超過100億美元。
賽馬狂奔
“任何一個美國模式,借鑒到中國,都不會領先太久。團購行業尤其特別。你要錯過了融資Window(窗口),就很難了。”吳波說道。正是因為這個認識,吳波沒有理會業界對它的質疑。拉手進行A輪融資時,很多同行都不解,“過早融資,股權稀釋太多,管理團隊對公司還有控制權嗎?”
吳波有過融資落后的慘痛教訓。他曾是視頻網站Tvix的CEO。2006年,優酷網還沒有進行千萬美元級別融資時,吳波提議去融資,Tvix的股東不肯。當對手融資后,Tvix網站關了,因為“(再融資)已經晚了,帶寬花費已經很高了”。帶寬跟不上的結果就是被對手遠遠甩在后面,明顯落跑的企業沒有哪個風投愿意投資。
吳波唯恐再次輸在起跑線上。“剛開始大家都很小,都是幾個月上線,融A輪,相對都有機會。”吳波融資快的秘籍在于:“(股份多少)不要算的太清楚,關鍵時刻大的方面好了就行了,小的方面不要計較”。
吳波的心態折射了互聯網的生存法則,快魚吃慢魚。融資快,就有可能用資金快速占領市場。因此,資本為王的特性在互聯網表現得比較明顯。也正因為此,很多互聯網創業者,都將融資當成自己最重要的工作。
綁上資本戰車后,就只有一路狂奔。“第一名表現好就可以上市;第二、第三名如果不新穎的話就可能被收購,表現一般;第四、第五名可能就被收購。”經緯創投徐傳陞說道。
資本的目標相當清晰:千團大戰,就是春秋戰國;資本介入,就是促成三國鼎立;投資你這匹賽馬,就是要你成為三國中的一國,而奔向三國旅程的第一步,就是跑馬圈地。
“經驗告訴我,你必須采取閃電戰,你需要多少時間能迅速鋪遍全國?”Rebate Networks剛進入拉手,就問道。負責拉手項目的是一個德國人。
吳波第一反應是“太膽大了”,他想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怎么都得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來。“你錯了,你得一下子鋪出去,到各個城市去,早點讓用戶知道你!”德國人說道。溝通20分鐘后,吳波轉變觀點。
“投資拉手我們很明確,必須快,必須迅速占領市場,這是由商業模式決定的,錢我們很快就給它,這是我們投資最快的一個項目。”朱嘯虎告訴本刊記者。據吳波透露,由于外匯審批,錢一時進不來,金沙江等投資人就先提供100萬美元貸款,2010年6月8日就匯到拉手賬上。吳波招了一批過去在焦點地產網的老部下,焦點網曾有過地面運營經驗。隨后開始了全國布局,即拉手的“百城計劃”,一下子進入一百個城市。
“我們說決戰前12個月,因為前面獲得用戶的成本比后面要低很多。如果前面12個月做起來了就做起來,做不起來,就做不起來了。”朱嘯虎說道。他還說道,“并不是投資人給壓力,互聯網必須發展很快,行業就發展很快,你比行業發展慢,你就被甩在后面。”
僅僅幾個月,拉手就迅速拉開了與同行的距離,在千團大戰中遙遙領先。
錢果然發揮了威力。據吳波透露,2010年3月,拉手月銷售額可能1萬不到,但是到了當年12月,銷售額為8000萬元人民幣。這年年底,拉手進行B輪融資,融得5000萬美元。4個月后,有了C輪融資1.1億美元。到2011年5月,拉手的月銷售額達到1.5億元人民幣。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金沙江創始人林仁俊曾表示:“拉手網在上線后最初幾個月的增長速度,比Groupon成立之初還要快”,“按拉手網去年12月的業績計算,該公司的年收入已達1.5億美元,并且每8周就翻一番。”
“融資——高速擴張——再融資”像個緊箍咒一樣套牢了與VC捆綁的企業。每幾個月,資本就拿錢投票淘汰一批落后的馬。開始可能有20家企業拿到錢,金額都不太多。很快進行下一輪賽馬,錢往跑得快的前十名集中,幾個月后,錢再往前五名集中,最后就是只有前三名能拿到錢。
資本在加劇行業的馬太效應。今年1月,金沙江朱嘯虎預言道:“現在還沒有融到資的團購網站,基本已沒有機會了;即便融到第一輪資金的,如果在未來兩三個月內不能再融到幾千萬美元的第二輪的話,也會非常困難。”下一輪融資最重要的籌碼就是現有的規模,現有的擴張能力。
在這種游戲規則下,獲得資本支持的團購網站紛紛跟進拉手的“百城計劃”,掀起了全國性的跑馬圈地運動。團購在中國“下沉(去三四線城市)”之速、之深、之廣,也創造了互聯網有史以來的記錄。
團購“失心瘋”三癥狀
在資本戰車的驅動下,團購的發展已經有點失心瘋。這個史上發展最快的互聯網行業在短短一年多時間里就從“紅海變成血海(天使投資人薛蠻子語)”。
“互聯網是一個江湖,團購的江湖比江湖還要江湖。”在宣布1.1億美元融資后的第二個月,吳波連連感嘆,“所有的社會現象,人性的方方面面,在短短一年多時間里,都展現得淋漓盡致。”
江湖的最終目的還是資本戰車效應,搶占市場占有率,打擊對手,不被資本拋棄。
本刊記者通過遍訪團購業內人士,對江湖亂象總結為三點。
其一,挖角風。團購的挖角從來沒有停止過。今年上半年,高朋入華則掀起了團購史上最驚悚的挖角旋風。年初,高朋在國內找了十幾家獵頭公司,計劃3個月內招聘1500人。其手段主要是高薪挖角。繼高朋之后的,則是國內團購網站窩窩團,從今年5月份起,類似“窩窩團證實原某某網某某區200名員工加盟窩窩團”的消息不斷見諸報端和網絡。據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兩者大肆挖角的背后都是資本在驅動。高朋的美國股東Groupon已經啟動IPO計劃,進入中國市場對其演說資本故事有極大幫助。窩窩團則是計劃迅速擴大規模再融資,并盡快IPO。
其二,浮夸風。類似“預計融資2億美元”的融資宣言,以及已融資某千萬乃至上億級別美元的消息不斷見諸報端,業內人士表示注水的消息很多。“很多時候虛報自己融資的額度是為了打擊對手,反正整個市場無數的人再融無數的錢。”徐傳陞分析浮夸者的目的。
其三,水軍大戰。通過網絡攻擊競爭對手,造謠,或者曝光種種內幕,損毀對方形象。用意無非是混淆是非,影響對方融資速度(不了解真相的VC可能會猶疑),以及影響對方的招聘員工的進程,影響消費者和商家的信賴度,從而打亂對方的市場擴張節奏。
埋下自毀的基因
最可怕的,最自殺式玩法的是人造的市場虛火,以及不誠信,可能會毀掉行業。
其一,千團大戰中混進相當部分投機者,以為門檻低,VC錢好騙,還有吸引人的預付款(規模大的企業單月來自消費者預付款的流水就高達一億元)。企業經營不善時,居心不良者會卷款逃跑,損害消費者和商家利益,從而破壞整個行業。類似的騙局已經頻頻發生。
其二,盲目地通過倒貼錢、砸廣告等種種營銷方式制造虛假市場,虛假繁榮。“不管是不是為了滿足投資人的壓力,這么做是不長久、沒有價值的。”王興說道。
其三,盲目追求規模,缺乏對商家服務和產品質量的把關,導致消費者體驗不佳,或者出現假貨橫行,最終影響消費者對團購的信賴,不再消費。
其四,弄虛作假,諸如虛標團購數量,誘引消費者下單等等。
市場虛火之下,團購企業的不安全感已危如累卵。王興用10年前一度興起的電腦租賃業來作比,“本來這還是一個不錯的行業,確實給消費者創造價值。但是,后來出現幾家經營不善、卷款跑了、消費者拿不回來押金的情況……”整個行業也玩完。美團“我們現在很擔心有大的團購企業會倒閉,卷款逃跑,引發政府對行業的強行管制,乃至讓整個行業受到牽連的存在成為問題。“哪怕我們自己做的好,如果行業存在很大的問題,這有可能連我們都沒得搞。”王興說。美團內部甚至有人表示,希望政府現在能主動、有效對團購進行管理,諸如給團購企業發牌照,對消費者預付款進行監管,讓企業交保證金等可行方式,預防卷款逃跑事件。
新一輪游戲
團購泡沫時代基本結束,是時候跳出“融資——高速擴張——再融資”的資本游戲了。
其一,資本的天變冷,供給收縮。中國互聯網企業在美IPO受阻,中國概念股誠信危機,以及美國本身的宏觀環境的不確定性,主權債信用評級下降,金融機構大裁員等等,使得資本對中國企業的投資更加謹慎。18個月前的高估值、“瘋投”、錢追著企業跑的融資美好時代已經結束。
其二,團購行業不再是草莽江湖時代,格局已初步形成。“已經能看出眉目了,到年底,全國性平臺(的團購公司)就是十家左右”,吳波說道。來自幾大團購導航網站統計的諸多數據也說明,團購行業前十名的位次比較清晰,而且排名五名以后的和前五名的數據相差較大。在這種情況下,沒有獨門武藝,且又市場排名靠后的企業想再繼續沖刺規模,企圖追趕領先者,將很困難,基本不再投資人的考慮范圍之內。除非被并購。
其三,跑馬圈地已經結束。排名靠前的團購網站,在核心城市里,合作商家和消費者重合度較高,想拼資金拼廣告砸死對方,繼續打殲滅戰已經不現實。
其四,絕大多數公司在過去18個月忙于狂奔,疏于內部團隊建設,疏于管理,隱患重重。倘若再盲目擴張,這個階段往往不是被對手打敗,而是被自己打垮。(比如高朋很大問題就出現在管理上)
接下來是什么局面?“市場將更集中,對排名前三五名的企業是好事,七八名之后的企業受到沖擊會比較大”,泰山天使陳亮說道。
主導團購行業游戲規則的將是什么?
美國Groupon給出了啟示。目前,IPO市場對Groupon并不像私募市場那么追捧。Groupon的問題在于,它的市場占有率在一些地方持續下降,是不是長期被商家喜歡?另一大問題是何時止損盈利?這個成立2年多時間,經過三輪融資,總計私募11億美元以上的企業目前還持續虧損,今年2季度虧1億多美元,規模越大,虧損越多。
解決之道在于,其一,找到差異化戰略。目前拉手、美團等差異化漸明顯。
其二,精心持續深耕核心目標市場,挖掘消費者和客戶的深度需求,從中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將商業模式更加細化,練就殺手锏和獨門武功。
其三,精細化管理。不要盲目搞人海戰術,要提高人員的效率,各方面節約成本。管理規范,加強品控和風險管理。
其四,緊盯現金流,投入產出不大,也沒啥市場潛力的市場要果斷放棄和收縮。電視廣告等燒錢巨大的支出要謹慎評估效果。
“最核心的就是回到團購本質上來,”王興說道,“到底能不能給消費者提供他們想要的東西,想要的服務,想要的體驗,這才是歸根到底最關鍵的東西。”
推薦閱讀
上市前三日股價一路走低,緊接著連續6天大漲。昨天新浪又公告稱已向土豆網投資6640萬美元。對此,土豆網創始人、CEO王微昨日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稱,一直很重視微博平臺,近期并不關心公司股價。 土豆網創始人、CEO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資本18個月高速聚集如今面臨泡沫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