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海外灘半島酒店星光閃耀。
在粉絲、娛記的翹首以盼中,眾多一線明星,如張國立、劉德華、黎明、鄭秀文、吳彥祖、楊千樺、韓紅等悉數現身。他們跟參加往常的娛樂活動一樣,走紅毯、拍照,接受采訪。
但“這是一個很嚴肅的會議”。第一個登臺的張國立以這樣一句開場白逗樂在場的嘉賓和媒體。
這事的確有點嚴肅。
這是寰亞傳媒集團的新聞發布會。此前的6月9日,豐德麗控股(0571.HK)聯手云鋒基金等完成了對ROJAM(8075.HK)的投資交易。
公開資料顯示,ROJAM是一家媒體、娛樂公司,業務涉及的士高、電視節目及大型活動等。
2001年,ROJAM登陸港交所創業板,2007年收購了深圳樂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后者從事軟件開發及發行權業務,通過相關軟件向國內的手機用戶提供數碼鈴聲、游戲及媒體內容的增值服務。
該次交易結束后,豐德麗、江山(295.HK)主席謝安建、云鋒基金及新浪共獲得ROJAM 68.43%的股權,總代價約為1.186億港元,豐德麗和云鋒基金分列第一、第二大股東;同時,以上四方及On Chance(易居和中房信董事長周忻持股95%)、Grace Promoise(蔡朝暉全資擁有)以約3.71億港元的總價購得ROJAM可換股票據(最多可轉換為17,856,118,192股轉換股份)。
按照計劃,ROJAM將更名為寰亞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寰亞傳媒),豐德麗將以此為平臺,在中國內地(包括澳門)大力拓展傳媒及娛樂市場,業務范圍囊括電影制作、電視劇制作與發行、演唱會與音樂表演、藝人管理、影院投資、新媒體等業務。
這場會可謂“興師動眾”:不僅有大量娛樂界明星助陣,還吸引了一大批“明星企業家”到場,包括馬云、史玉柱、汪建國、江南春、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等。
云鋒的“國際化圖謀”
虞鋒說,他們希望挖掘更多中國自己的內容,并慢慢將之推向世界,而“國內公司在理念、創意手段等方面,離真正的國際化還有蠻大的差距”。
從華誼兄弟到印象再到寰亞傳媒,云鋒基金無疑在深耕國內的文化創意產業。
虞鋒一直強調,作為國家戰略支持、消費者需求日益旺盛的一個領域,國內文化創意產業的市場足夠大。
但綜觀寰亞傳媒即將在內地開展的業務,與華誼兄弟(300027)相似。早前,虞鋒、馬云、江南春等個人均有投資華誼兄弟,直到目前,他們也仍是華誼的股東。
為何再投一家有類似業務的公司?虞鋒說,他們希望挖掘更多中國自己的內容,并慢慢將之推向世界,而“國內公司在理念、創意手段等方面,離真正的國際化還有蠻大的差距”。
那么,豐德麗又是誰?
作為港交所上市企業,豐德麗目前市值約為25億港幣。看到這里,你可能仍對豐德麗沒有太多概念。但提起劉德華、黎明、鄭秀文、吳彥祖等娛樂明星,你一定不陌生,沒錯,他們都是豐德麗旗下的藝人,而經典影片《無間道》、《投名狀》、《頭文字D》等都是豐德麗的代表作。
“在整個華人娛樂圈,在國際化的市場上,寰亞無論是人才、語言溝通、人脈等都有非常強的地位和優勢。”虞鋒稱,從云鋒基金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布局來講,不光著眼于中國本土的企業,將來也可能到美國去投資,但首先是把亞洲的華人文化這一塊做起來。
豐德麗旗下擁有多間知名的娛樂公司,比如寰亞綜藝娛樂集團、東亞唱片、東亞娛樂、紅館藝人管理集團等。豐德麗在50多個國家與330多家媒體及娛樂公司展開合作。公司旗下藝人超過60位,舉辦過逾900場演唱會及表演,制作及發行了眾多優秀電影、電影片庫包括約180部國語電影,在康城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等國際盛事中,先后贏得超過140個獎項。這也將豐德麗推上香港娛樂界NO.1的位置。
而被云鋒基金看重的還有豐德麗執行董事林建岳個人的影響力。豐德麗隸屬于香港十大家族財閥之一的麗新集團,后者由已故制衣及地產商人林百欣及其家族于1947年創辦。林建岳是林百欣的次子,目前也是麗新集團的掌門人。
但根據ROJAM的財報,其已經連續虧損,股價也長期低迷。好在無論是云鋒還是豐德麗,在乎的都不是ROJAM原有的業績。
在虞鋒和林建岳看來,ROJAM是一個不錯的平臺。的確,ROJAM本身就是以娛樂業務起家的公司,將豐德麗在內地的媒體、娛樂業務放進去,“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其次,作為一個香港上市公司,它已經為投資者提供了退出通道。
豐德麗的“如意算盤”
與云鋒聯手打造寰亞傳媒,林建岳意在挖掘內地市場,并借助豐德麗已有的國際化資源、渠道將內容國際化。
與云鋒聯手打造寰亞傳媒,林建岳意在挖掘內地市場,并借助豐德麗已有的國際化資源、渠道將內容國際化。在他看來,中國有13億人口,這個市場大的不得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有很多東西可以搬上銀幕”。
普華永道發布的《全球娛樂及媒體行業2010-2014年展望報告》也顯示,全球娛樂及媒體市場將以5%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行業規模也將從2009年的1.3萬億美金上升至2014年的1.7萬億美金;而至2014年,中國大陸的娛樂及媒體行業將增長到1330億美金,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2%,遠高于全球5%的速度。
“國外公司想進入中國市場,但面臨很多困難”,寰亞傳媒執行董事陳志光認為,比如語言溝通、本土文化的理解等。
從香港到內地,文化上的差異也讓林建岳深有體會。在他印象里,5-6年前,他們來內地拍片,所有的人才,包括燈光、攝影都是香港過來的。但幾年下來已經改善了很多,他發現,現在可能只有導演是香港過來的,以前可以分得清一部分是香港演員,一部分是內地演員,但現在演員越來越融合,已經分不開是內地還是香港的了,都是中國的。這幾年,林建岳的普通話也進步了不少。
林建岳認為,借助云鋒基金及其資源,有助于寰亞傳媒在本土化問題上再上一層。
其實,這些年,豐德麗一直在耕耘內地市場。
早在2003年,豐德麗子公司寰亞綜藝集團就與中影音像出版社合作成立中影寰亞音像制品發行有限公司,涉足音像分銷領域。近年,豐德麗還與內地文化娛樂公司聯合投資拍攝了《唐山大地震》、《建國大業》、《非誠勿擾》等電影作品。
根據豐德麗財報,2009年-2010兩年度,其中國內地(包括澳門)的媒體及娛樂業務營收分別約達1.68億和1.37億港元,分別占當年總營收的46.77%和29.92%。
既然如此,為何要另辟寰亞傳媒這個新平臺,專注內地(包括澳門)市場?
林建岳的回答是,“希望在內地做的更多、更好”。而寰亞傳媒執行董事陳志光的解釋是,原來豐德麗在內地與其它公司合作開展業務,是子公司的行為,現在是通過寰亞傳媒這個母公司平臺,開展在內地的電影、電視劇、音樂等一系列業務。
林建岳毫不諱言地表示,入主寰亞傳媒,也是豐德麗鞏固并擴大其娛樂帝國版圖的步驟之一。
林建岳還有一個想法,即以寰亞傳媒為平臺,“做一些新的東西”,比如開拓新媒體渠道,這是豐德麗此前鮮有涉及的領域。新浪的加入或許是最好的說明。
早在2008年,林建岳就曾表示,“往后幾年,應該往新媒體上多做一點,畢竟我們內容是有的,但怎么變成一個新的東西,加上國內這么大一個市場,新媒介是很重要的一項。”
按照計劃,寰亞傳媒將利用自身豐富的娛樂內容優勢,發揮戰略伙伴在新媒體領域的資源,建立一站式的綜合娛樂平臺,隨時隨地為用戶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全天候的交互式娛樂體驗。
虞鋒透露,除了新浪,寰亞傳媒還將與國內幾大互聯網媒體公司都會有深度合作。
推薦閱讀
所謂勞務派遣制,是有別于勞動合同制的一類用工方式。訂立勞動合同的甲方并非工作單位,而是勞務公司,由勞動公司將勞動者派遣至工作企業,勞動關系僅存在于勞務公司與勞動者之間,而與用工企業并無瓜葛。 據中國電子>>>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188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