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文世界里最大的搜索平臺,百度將自身的公司使命定義為“讓人們最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找到所求”,因此,提升在信息獲取上的“弱勢群體”的平等機會,也成為了百度公司在公益項目投入上的核心指標。
今年9月教師節,百度公司正式啟動了“蒲公英計劃”,這是一項由北京百度公益基金發起的,專門關注鄉村教師和打工子弟學校教師的公益項目。北京百度公益基金會是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冊的一家非公募基金會, 2011年成立重點關注在知識教育、環境保護、災難救助三大領域。
而選擇“蒲公英計劃”,百度公司正是為了發揮自身作為互聯網公司的優勢與特長,幫助“蒲公英計劃”關注的教師群體解決教學中缺少互聯網硬件與軟件的問題,為他們提供更多教育資源及培訓機會,協助他們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實現鄉村教育水平及打工子弟學校教學整體水平提高。百度作為互聯網公司的資源優勢和平臺影響力,將帶動社會整體對鄉村學校、打工子弟學校建設及相關教師群體的關注。
教師群體作為社會中普及知識的核心力量,他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使用到百度的各類產品,例如百度知道、百度文庫、百度視頻等等。可是,那些位于偏遠鄉村的或者市郊的打工子弟學校教師卻由于IT設施缺乏的現實條件限制,無法享受到便捷的網絡資源,這樣也大大影響了他們的獲知與分享。因此,百度的蒲公英計劃,就是針對這些被現實地理條件所限的教師,讓他們可以更平等地獲得互聯網世界的知識權利,從而也更好地將知識傳播出去。
據了解,中國現有800萬鄉村教師,蒲公英計劃希望能夠利用百度的優勢資源和巨大的平臺影響力,通過硬件改造和軟件資源,切實提升部分地區的鄉村教育質量及打工子弟學校教學整體水平。百度將此項目的幫扶對象定位為教師群體,不僅為他們提供硬件資助(百度夢想中心)而且還提供軟件資助,例如:培訓、夏令營、數字化教學資源等,形成幫扶體系。并且將這些資源集成在教學設備中,形成公益產品。這些體系和產品容易復制和推廣,而隨著經驗的積累,更容易在全國內形成廣泛的規模效應,就像隨風傳播的蒲公英種子落地生根。
迄今為止,蒲公英計劃已經投入200萬與上海真愛夢想基金會共同為蒲公英教師所在的學校建設“百度夢想中心”,又投入500萬元與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共同打造以貧困地區鄉村教師群體為資助對象的長期公益項目——“思源·蒲公英基金” 。目前包括北京明圓學校、昌平弘立學校、北京朝陽同心實驗學校、河北易縣大龍華中心小學、河北易縣西陵中心小學等眾多學校都已經受到該計劃的捐助。
到今年12月底,百度將為首批10所學校捐贈夢想中心,并為10所貴州黔西的鄉村學校提供物資援助。百度自成立至今,始終以幫助人們最平等便捷的獲取信息找到所求為使命。通過對受助學校進行教學硬件改造和軟件培訓等方式,改善鄉村及打工子弟學校的教學環境和條件,幫助他們跨越地理限制上的劣勢。
前期,百度基金會成立200萬元原始資金的“蒲公英專項基金”,啟動“蒲公英計劃”,旨在尋找身邊 “蒲公英”教師,并從硬改造(建設百度夢想中心)和軟培訓(定期精準的教師培訓)兩方面來幫助 “蒲公英”。而隨著項目的發展,未來“蒲公英計劃”利用百度平臺力量,號召更多企業、媒體伙伴和愛心組織參與進來,形成“蒲公英聯盟”,共同幫扶蒲公英教師群體,使這個項目能穩定地持續下去。
<推薦閱讀
周鴻:以微創新推動變革>>>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百度:散播平臺優勢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11230/21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