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節日搞打折促銷活動已經成為電商重點的營銷手段,無論是不久前的光棍節、“雙12”,還是近期的元旦、圣誕,電商們的促銷活動可以說都是業績驚人。以淘寶為例,在“雙12”全民瘋搶活動中,淘寶網公布數據顯示,在第一分鐘內,淘寶網瞬間涌入高達270萬人,在一小時之內,成交額達到4.75億,成交278萬筆。當天成交額達到43.8億元。然而,在火暴的表面的背后卻是諸多問題的涌現。虛構原價打折、誤導性標價以及拒絕退貨等現象屢見不鮮。
“節日促銷的原因在于節日通常是消費的旺季,商家通過促銷可以實現比平時更高的銷售額。事實上,注重自身口碑和信譽的商家不會采用欺騙消費者的方式。”艾瑞咨詢分析師蘇會燕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電子商務的大軍里難免會出現害群之馬,這些不規范商家的行為無非想獲得更多的利益。
“一方面電商希望利用促銷折扣、低價等因素來刺激節日消費,最大限度地擴大交易規模和用戶量,同時達到打響品牌知名度的目的,另一方面過低的價格雖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但卻給電商帶來較大的成本壓力,因而電商大多采用提價后再打折等手段盡可能削弱其成本壓力,而由于當前電商行業的法律規范尚待完善,因而這類現象未能得到有效的監督和管理!敝型额檰柫闶坌袠I研究員杜巖宏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說。
網購過程中的種種不良行為,會降低消費者對于電子商務的信任度,對于電商行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事實上,相關監管部門已經意識到電商行業存在的問題,并已經采取了相關措施。此前,商務部市場秩序司司長常曉村在接受媒體訪談時就說,商務部將積極爭取把《網絡零售管理條例》列入明年的國務院立法計劃,使網絡購物納入法制化軌道。近日,商務部又發布《關于做好元旦春節期間網絡零售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商務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對第三方交易平臺、團購網站中食品、服裝、鞋帽、箱包、家電、通信產品、圖書、音像制品等重點商品以及餐飲、游樂、休閑健身、美容美發、洗浴、沐足、票務等重點領域進行檢查。并就虛假促銷、價格欺詐等情況匯總之后上報商務部。
政策的監管完善對于整個電商行業來說意義重大,然而,僅靠政策的規范還是不夠的,還需要電商平臺的配合。
蘇會燕認為,平臺提供商應該制定規則,尤其是懲罰機制對平臺內的企業進行管理,同時加大技術方面的投入,使得這種政策監督能夠落到實處。
對此,杜巖宏也表示,電商平臺需要嚴格規范自身行為,切實做到不虛標價格,虛假宣傳,同時提升自身服務水平,創新盈利模式,通過高品質的商品和服務,贏得用戶規模和流量。
他還建議,應盡快建立行業準則和相關法律規范,適度提高行業進入門檻,達到規范行業發展的目的。而電商企業需要創新盈利模式,多樣化業務經營范圍,同時保障產品和服務質量。另外,還要加快建設自建物流系統,提升物流環節的配送效率,提高客戶購物體驗滿意度,以此獲得用戶規模。
<推薦閱讀
杠桿性產品撬動競爭格局 搜狗不排除上市可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監管力+自制力:“失信”電商業須合力而為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102/22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