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晚上10時許,知名草根網友“作業本”重返新浪微博,在網民中引起一陣不小的騷動。第一個帖子“想跟300萬人擁抱”,在一天時間內,轉發23.8萬,評論14.9萬。其粉絲從停博前的292萬,暴增至330萬。
“作業本”,曾被疑為通俗小說作家王朔,其實是青島“80后”市民孫杰,著有微博體《精神病學院畢業生》,文字與王朔有幾分相像,卻更接“網絡世代”的“地氣”。企業家李開復發帖稱:“作業本”是一個有思想才華,充滿黑色幽默,我行我素的“屌絲”、“憤青”。他罵過很多人,也罵過我,但是我還是欣賞他。我覺得他是一個天生就該寫微博的人,也是一個可以知道分寸的人。
在“作業本”的字里行間,可以發現百姓生活的卑微和豁達,草根人格的尊嚴和頑劣,來自社會底層的憤激和美好愿景。他的每篇博文差不多都有上萬條轉評,如“每天空立減肥志,奈何爾是吃貨命。”“做完波瀾壯闊的暴富美夢,然后繼續窮酸的無聊人生。”“喝醉了老想沖上大街,對著空蕩蕩的城市大喊一聲……”
對于網上頻繁的“站隊”和“約架”,好勇斗狠的意氣之爭,“作業本”的草根智慧,卻是很好的解毒劑。他相信:“活著不需要偶像。為偶像在網上吵得死去活來,現實里可能一輩子都無交際,跟你毫無關系對你無意義。”“讓他們去質疑他們的質疑,讓他們去攻擊他們的攻擊。他們需要無窮無盡的幻想支持。而在你平淡的一生里,只需賞他們八個字:我不解釋,您請隨意。”
然而,他還是忍不住針砭時事,敢愛敢恨,經常不乏尖刻和以偏概全之論。像“上聯:簽字不叫宰客(三亞宰客門)。下聯:戴套不算強奸(貴州畢節官員欺侮女教師)。求橫批……”
微博是公眾情感交流和意見表達的平臺,每個人都有責任在直抒胸臆的同時,呵護健康的網絡言論生態,敬畏法律法規,珍惜有序政治參與的機會。網民心目中的“本本”,是網絡文化七彩斑斕中重要的光譜,是社會生活血脈通暢的富氧離子。一個“作業本”,勝過一打所謂“公共知識分子”,因為草根網友涉及民意的龐大底盤。包容草根的微博、理性發言的網友,會增進政府和民眾的良性互動,提升社會的和諧度。
乘坐飛機帖展示草根幽默
網友“淺dicky”近日發帖:“誰坐過飛機,給我講講應該注意些什么!不謝。”不知道是真的是沒上過天,還是開個玩笑,瞬間引出2萬多條評論。
有對土包子的善意揶揄:“最好買站票,起飛了再補臥鋪。”“請勿將頭手伸出窗外。”“大小便能忍就忍,免得落在陸地上行人身上,公德心有木有!”“問清飛哪了,別坐過站。”“留意計價器和起步價,小心被繞遠。”
有對熱點輿情的借題發揮和指桑罵槐:“遇到孕婦要讓座,不然小心挨耳光。”“國內飛機座椅的承重是有設計標準的,如果你太胖的話還是別坐了,小心飛機墜毀賴你太胖了超重。死了是萬幸,萬一幸存一定讓你賠飛機的。”
互聯網就是這樣一個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的情緒場,眾人喧嘩的茶館。網上的信息可能真偽莫辨,網上的意見可能良莠雜陳,卻是社會的原生態。還原社會真實的意見構成,促進各方利益的表達和公平博弈,需要社會各群體的和平共處、理性討論,特別是政府的包容。
第一位月球行走的宇航員去世
8月25日,人類第一位在月球上行走的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去世。1969年7月20號,他乘坐阿波羅11號飛船,在月球著陸,留下了人類第一個腳印,以及一句名言:“對于一個人來說,這只是一小步,但對人類來說,這卻是巨大的一步。”
估計有10億觀眾觀看了他踏上月球的電視直播。遺憾的是,中國當時電視機尚未普及,而且由于“文革”閉關鎖國,《人民日報》也只字不提。當時未作報道的,還有朝鮮、越南和阿爾巴尼亞。網友“nocop”說:看美劇時常常感慨,六七十年代,正是西方社會蓬勃發展的時代,中國人錯過了太多……“文革”結束后,鄧小平同志反復強調:一定要實行對外開放,不要把自己孤立起來,搞成封閉的國家。
稍讓人欣慰的是,當時的干部還是通過內部參閱的《參考消息》,及時了解到美蘇航天技術的最新進展。上世紀80年代,中央書記處敏感地意識到新技術革命給中國現代化帶來的歷史機遇。胡耀邦同志向全黨推薦閱讀《第三次浪潮》、《大趨勢》等前沿書籍。
網友陳壯茁以抒情的筆調發帖:“對未來接力式的探索發現,是人類尊嚴的表達!即使有2012,因為有了這份對未知世界的無畏追求,人類留給宇宙的遺產,一定是一個充滿神奇的美麗傳說。”
推薦閱讀
對于一本新書天貓上可以立刻銷售,但集市還要等候ISBN號審批的問題,他承認天貓賣家確實可以自行錄入新書ISBN號進數據庫,但是集市賣家無此權限。“因為集市賣家成分相對復雜,如果開通這個權限,可能會出現問題。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博能包容才更接地氣 草根噴薄而出引關注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201/115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