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對于行業來說,是關鍵的一年。血戰將會升級,行業盤整開始了。在這樣的背景下,很難分清誰處于防守位置,誰處于進攻狀態。可以預期的是,所有的電商企業都會攻防兼備向前沖刺。只是有人跑得快,有人跑得慢,這取決于各家的實力基礎。
電商資本市場寒冬并不能等同于電商寒冬,因為消費需求并沒有縮減而且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不過,可以預期的是電商行業的馬太效應將會加劇。
三年內將倒80%
在2011年年初曾放言:未來十年,電商企業絕大部分都會倒閉,言下之意,未來電子商務行業競爭殘酷。
據統計,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2.9年,而憑什么電商企業就能夠活過3年以上呢?因此,馬云的預言應該改成:未來三年內80%的電商都會面臨倒閉,而2011年下半年資本寒冬來襲,數家電商倒下似乎加速了這種可能性。
2012年是B2C倒閉年,與此觀點不謀而合的還有京東()商城董事局主席(微博)。他在2010年初指出,2012年至少會有5家大型B2C電子商務公司慘淡收場,同時倒閉的中小B2C將超過幾十家。
盡管電子商務行業興起的時間并不長,但也遵循著大多數行業的發展規律:競爭初期,行業內公司數量不斷膨脹,出現百家爭鳴的場面;隨著行業逐漸成熟,優勝劣汰,公司數量也會驟減。2012年,將是中國B2C行業走向成熟的第一年,也是大浪淘沙的開始。
C2C戰爭已經結束
創立時放出豪言說三年內要將挑下馬的“品聚網”在2011年末宣布倒閉了。其創始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由于資金沒到位才導致品聚的倒下。緊接著盛大公司出面澄清說盛大并沒有投資品聚,品聚的倒閉與其無關。
是否有了資本就能改變品聚倒閉的命運呢?顯然不是。因為這已經不是一個流量主導電商的年代了,如果是拼流量,百度的有啊以及后來與日本樂天合作的樂酷天(微博)不至于如此慘淡經營,如果可以拼流量,也不至于大動干戈投資好樂買、珂蘭鉆石,收購易迅網做B2B2C的平臺了。經過了數年的發展,用戶的購物習慣已然形成,這才是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簡單地說,C2C的純平臺的戰爭早已結束,從退出中國,到百度有啊轉型,雖然騰訊還在努力,但已經不再是原先那個C2C了。在C2C,淘寶一家獨大的江湖地位已成定局。
正因為C2C的戰爭結束了,淘寶這兩年來給自己做了幾個大手術。2010年10月淘寶商城從淘寶獨立,然后接著是2011年1月19日公布的200億到300億元投資的大淘寶物流計劃,緊接著7月份脫離阿里集團,一淘網也被分拆出來,去年11月份聚劃算宣布分拆獨立。淘寶作為電商行業的龐然大物,在過去的一年里如此多的如此大的動作,正是因為看清了中國C2C市場的本質。
B2C開始加速跑
這是一個資本加速驅動電商的時代,據清科研究中心數據庫最新數據顯示,2005年~2011年12月初,已經披露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投資事件為272起,其中已經披露投資金額的投資案例為199起,披露的投資金額總額為62.72億美元,平均投資金額為3151.98萬美元。
其中,2011年1~12月初,披露的中國電子商務行業投資事件共發生92起,其中披露投資金額的投資案例為77起,投資金額總額達到46.91億美元。也就是說,2011年的總融資額是過去五年電商融資之和的兩倍還要多。
這些融資在未來兩到三年內主要將投向倉儲物流、IT系統、供應鏈、人才儲備等等,成效也會慢慢顯現出來。這些投資80%都集中于B2C,而且還不包括蘇寧、國美大型傳統企業的電商投資。
因此,對于整個電商行業而言,2012年不是B2C衰落年,而是加速度發展的階段。只是發展的方式是兩級分化:拿到錢的電商將資金用于加強“內功”修煉,現金流穩健的會加速度發展,沒有拿到錢或者現金流透支的電商B2C企業將會衰落,淡出公眾視野。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205/28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