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一個月發布一部iPad,雅虎一個月發布一個CEO.”美國硅谷嘲諷雅虎的段子,可能在新CEO上任后停止流傳。
7月16日,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 Mayer)正式接過雅虎公司CEO的接力棒,肩負起復興雅虎的重任。她也就此成為了5年內雅虎的第5位CEO.
曾經作為谷歌的一位標志性人物,年輕美麗的梅耶爾是搜索巨頭Google最初聘請的20個員工之一,工作13年以來主持100多款產品發布和推動多項并購案。這些經驗被雅虎視為她“能夠代表用戶”的標志,并因此為她開出了100萬美元的起步年薪和200萬美元績效獎金。
然而,業界對梅耶爾的擇業前景并不看好。美國財經網站MarketWatch專欄作家特里薩·普萊蒂(Therese Poletti)就指出,在科技行業,“一家公司失敗之后卷土重來的故事是非常罕見的。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具體而微的互聯網公司,近乎不可能。”
根據雅虎2012年第二季度財報,不僅營業收入未達到分析師11億美元的平均預期,作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的顯示廣告份額也從去年的11%下滑到9.1%.因此,梅耶爾面臨的是一項十分艱巨的復興任務。
盡管目前還沒有透露任何戰略,但在接受采訪時,美女CEO還是傳遞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雅虎既可以成為媒體公司,也可以成為科技公司。”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梅耶爾出任雅虎CEO之前與董事會的會談中,詢問過雅虎擁有的工程師數量。另外,種種跡象表明,梅耶爾正帶領雅虎放棄此前的媒體定位,向科技公司的方向邁進。
據稱,此消息公布后,雅虎股價上漲了2.3%.
被稱為硅谷最美麗女人的梅耶爾能否帶領雅虎走出低谷,仍是一個未知數。
頻繁更迭
從一個目錄式網站成長為門戶網站,再到今天的媒體公司,雅虎市值曾突破1300億美元大關,股價超過140美元,成為“全球第一門戶搜索網站”。但這個昔日的互聯網巨頭,在自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中迷失方向至今。
2001年,伴隨著互聯網首次泡沫,雅虎的首位職業經理人蒂姆·庫格(Tim Koogle)被宣告下課,轉由特里·塞邁爾(Terry Semel)接任。后者將擔任迪斯尼娛樂分銷部總裁時的經歷套在雅虎身上,也正是從那時起,雅虎的定位開始轉為媒體公司。
跨界并不容易--只有互聯網基因的雅虎不僅沒能成為出色的媒體公司,反而在網絡廣告的優勢業務上被Google奪走了。到2006年第四季度,雅虎凈營收下跌61%至2.69億美元。與此同時,Google的收入不斷飆升,同期達到10.3億美元.2007年6月,塞梅爾下臺,雅虎創始人楊致遠重新出山。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美國市場研究機構comScore最近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在全球12家最大的廣告主所購買的網絡廣告中,有30%的內容根本沒有被觀看過。這引發了廣告業界人士的思考:網絡廣告的效果到底該怎樣監測?什么樣的網絡廣告才能不>>>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0330/11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