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綜合報道】(記者 冷風)當整個阿里集團都沉浸在年度交易額突破 10000 億的喜悅中時,馬云卻顯得異常的冷靜。因為在他看來,10000 億不過是新時代的序幕而已,離他的夢想還很遙遠。根據馬云的構想:在未來 10 年當中,阿里的生態系統當中會孕育出 1000 萬小企業、提供 1 億個就業崗位、面向 10 億級消費者,而最終交易額會達到 10 萬億。
《財經》雜志近日發布文章深度解析了馬云對于阿里巴巴的終極夢想,我們從中梳理出馬云的核心戰略如下:
七劍合璧
在過去的一年多里,馬云完成了淘寶拆分、阿里巴巴 B2B 公司退市以及回購雅虎股權等諸多計劃,一步步將阿里的控制權集中到自己的手里。隨后又將阿里的業務系統地調整為七大事業群和兩家分公司,七大事業群在阿里集團內部被稱為“七劍”,其中淘寶為 C2C 網購平臺、天貓為 B2C 平臺、一淘為開放式購物搜索和消費者返利平臺、聚劃算面向團購領域、阿里國際業務負責中小企業的海外發展、阿里小企業業務負責國內中小企業的電子商務服務、阿里云負責云計算。另外還有支付寶、阿里金融兩家獨立子公司。
30 家公司
根據馬云的設想,阿里巴巴接下來的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3 年內以“七劍”業務為主;第二階段,5 年至 8 年內以阿里金融為主;第三階段,8 年至 12 年內以數據平臺為主。并且提出了“小而美”和“雙百萬”的構想,即在內部培養出 100 萬個營業額為 100 萬元的賣家。
根據這一戰略,馬云將會把現有的“七劍”業務拆分成 30 家公司。大淘寶平臺將首先被分拆,多個成熟的垂直業務和具備戰略意義的業務將從現有架構中剝離,單獨成為業務單元或子公司,如淘寶旅游、無線業務部;緊接著是金融方面,也將擇機分拆出兩家到三家子公司;在數據平臺方面,目前暫時仍以阿里云、淘寶商業智能部為主,未來會有更細致的拆分與調整。而阿里最終呈現的將會是“平臺 + 多垂直”的面貌,幾乎涵蓋 B2B、B2C、C2C、C2B 等所有業務,成為名副其實的“阿里帝國”。
三波 IPO
如果馬云的拆分計劃能夠順利實現,那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分批次 IPO,將這些“小而美”的公司打包上市,最終實現馬云的終極夢想。根據馬云的設想:第一波將以天貓、聚劃算、淘寶平臺上的部分盈利業務 (本次剝離而出)、一淘以及阿里巴巴 B2B 業務、中小企業業務、國際業務等為核心;第二波上市以阿里金融 (小額信貸)、支付寶等金額業務為主;第三波以阿里云為核心的各類數據業務為主。
以阿里目前的增長速度,以及重組后新增加的勢能,如果能夠在 2015 年成功上市,阿里的市值將有可能超越騰訊和百度,成為中國第一大互聯網公司。
誠如馬云所言,“在 10 年到 15 年以內,這三波沖擊將會形成三家比較大的公司,這三家公司是三個夢想,我們 IPO 不是三家電子商務公司上市,而是三個巨大的夢想,這些夢想承擔著無數的夢想。”
馬云的這些夢想能夠一一實現嗎?
盛世危機
1999年創立的阿里巴巴發展到2011年,總收入已達28億美元。這一財年,阿里的凈利潤同比增長7倍,利潤率超過40%,旗下兩大購物網站淘寶和天貓的平均利潤率都超過了50%。2012年,集團預期收入將達到400億元人民幣,增長逾2倍。如果能繼續保持這樣的高速增長,阿里巴巴有望在2014年成為中國體量最大、收入最高的互聯網公司。
截至11月30日,阿里巴巴旗下淘寶和天貓今年的交易總額達到1萬億元,占了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近5%,相當于eBay和亞馬遜今年交易額的總和,相當于2011年全國GDP的2%。此前結束的“雙十一大促銷”中,淘寶和天貓一天即完成了191億元的交易額。
阿里巴巴正在成為繼沃爾瑪之后的第二大獨立零售體,它是靠電子商務贏得這一地位的。在電子商務方面,天貓總裁張勇如此對比:“沃爾瑪每天的訪問人數達到2800萬人,交易額為80億元人民幣。我們的網站一共進入了2.13億的人流。”
但是,馬云并未出現在淘寶、天貓突破萬億元交易額的新聞發布會上,對他來說,這并不是一次高潮,而是一個時代的結束。(本文綜合36kr和財經網)
推薦閱讀
當騎著小毛驢的姚晨悄悄從地鐵車廂中消失時,關于趕集網、58同城的“裁員”與“高負債”等各種負面傳聞不脛而走,兩家曾經風光一時的分類信息網站甚至“被倒閉”。 58同城,一個神奇的網站!邀請楊冪做代言人的58同城>>>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guandian/yejie/20121228/93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