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很多朋友都在抱怨股票投資越來越難賺錢,筆者總是建議他們改變投資模式,把ETF(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作為主要投資工具,因為在機構主導的投資市場中,個人在選擇股票上缺乏信息優勢,選擇ETF進行投資可以較好地規避這一劣勢。
中國股票市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機構投資者在市場中的參與程度越來越高。據Wind資訊統計,2011年中期,機構持股市值約12.98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的42.62%,而2005年底,機構持股市值僅為0.23萬億,占A股總市值比例也僅為6.53%,可見在最近幾年的時間里,機構投資者發展迅速,并在市場中處于主導地位。未來的市場是機構之間博弈的市場,個人投資者選擇個股的難度將進一步增加。
面對這種信息不對稱的劣勢,既能指數化投資又可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ETF,無疑是很好的投資工具,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看到,ETF對個人投資者而言具有重大的意義:
首先,通過ETF進行分散化投資,免去了個股選擇的問題。國內目前的ETF都是采用指數化的投資方式,其投資組合和收益率都與標的指數密切相關,受“地雷股票”的影響很小。ETF的二級市場交易門檻很低,投資者只需在其認為合適的時候買入或者賣出ETF,即可實現對整個市場的分散化投資。
其次,投資ETF的交易費用很低,ETF二級市場的交易費用只有券商的交易傭金。與股票交易相比,ETF交易還享受免交印花稅的政策優惠;與一般指數基金1%~2%的申購贖回費用相比,投資者進出市場的成本要小得多。
再次,ETF的種類多樣,投資者有充分選擇的余地。當前既有基于大盤指數的ETF,也有在中小板、創業板這樣細分市場指數上開發的ETF,還有基于消費、資源等行業指數開發的ETF,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對證券市場總體走勢的判斷和板塊輪動方向的判斷,選擇具體的ETF品種進行適時投資,這將充分體現出投資者的市場判斷能力。
最后,以ETF為融資融券標的的推出,進一步擴充了ETF的投資功能,投資者可以在預期市場上漲之時對ETF投資放大杠桿,獲得更大的投資收益,也可以在預期市場下跌的時候融券賣空ETF,獲得市場下跌帶來的投資收益。這是目前交易所其他品種無法提供的功能。
ETF在過去幾年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05年底市場上僅有一只ETF基金,規模也只有81億份額,到2011年12月已經發展為44只ETF基金,總規模達1019億份額。當前ETF種類多樣,既有與大盤相關程度較高的寬基指數,也有很多不同特色的風格指數。對投資者而言,選擇具體ETF品種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ETF的投資者可以分為配置型和交易型兩類,分別說明如下:
配置型投資者出于資產管理的需要,需要將一部分資產放在權益類資產上,希望實現資產的分散化。這一類投資者往往持有時間較長,且希望獲得與市場總體較為一致的收益。這類投資者可以選擇那些與市場整體走勢較為一致,或與機構投資者整體持倉結構較為接近的ETF品種,如深證300ETF、上證180ETF等,持有這些品種可以較好地實現配置型投資者的投資目的。
交易型投資者是根據自己對市場走勢的判斷,階段性地持有權益類資產,希望獲得所持有資產階段性上漲的收益。這一類投資者往往對證券市場持續關注,可以選擇那些波動性較大、成份股流動性較好的指數所對應的ETF品種。在市場上漲階段,這些品種的ETF整體收益率較高,且沒有嚴重的流動性障礙,持有這些品種可以較好地實現交易型投資者的投資目的。
各種實證研究表明,A股市場的有效性正在逐步提高,在這個過程中個人投資者通過選股能夠帶來超額收益的難度在逐漸增加,ETF不僅保持了被動投資的本質,而且還提供了盤中買盤的交易機制,隨著ETF產品數目和規模的快速增加,無論是對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來說都極具吸引力,我們將走入ETF投資的新時代。
推薦閱讀
證監會放行高收益債明確備案制發行 董云峰 據多位消息人士證實,中國證監會已于上周召開主席辦公會,正式同意發行高收益債,明確以注冊備案制發行,由深交所和上證所具體操作,并對擬發行企業的規模、地域、類型和評>>>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改變投資模式從ETF開始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05/36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