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自主品牌車企,是實現我國汽車強國夢的必要條件。不過,在合資品牌夾縫中發展起來的自主品牌,其市場表現卻一直是行業難以言語的隱痛,難以承擔實現中國汽車強國的重任。
尤其是自去年以來,在我國汽車行業開始進入平穩增長周期,以及合資品牌加速下探的綜合作用下,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在持續縮小,生存空間日益縮減不斷被擠壓。
在這種市場態勢下,呼吁政府支持自主品牌發展的聲音一再出現。但是,到底政府該如何支持自主品牌的發展,卻莫衷一是。
在《第一財經日報》聯合蓋世汽車網的調查中,參與者普遍認為明晰的汽車強國目標是自主品牌發展的關鍵,再輔以公車采購等具體的系列政策支持,才能成就強大的自主品牌,最終實現汽車強國之夢。
明晰汽車強國目標
實現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的轉變,在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之后,就一直是頻頻提及的目標,但對于汽車強國這個目標卻并沒有明晰。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政府要想扶持自主品牌發展,在汽車產業規劃中強化中國成為汽車強國的目標將起到關鍵作用。只有在戰略上確定了明晰的目標,后續措施才會有明確的針對性。86%的參與人士認為政府應在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強化汽車強國這一目標,持反對觀點的人士僅占到了8%,另外6%認為“不好說”。
2009年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政府雖意識到現階段中國汽車產業面臨著“產業結構不合理、技術水平不高、自主開發能力薄弱”等突出問題,并在規劃目標中提出了擴大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提升自主品牌的整車研發能力以及實現關鍵零部件技術自主化等目標。
但是,最需要明晰和強化的應該是體現“汽車強國”的政策目標,即培育出1~2家年產銷超200萬輛、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并在全球范圍內擁有競爭力的汽車企業。
蓋世汽車研究院專家顧問團的多位專家表示,由于政府沒有將“汽車強國”這一目標在行政支持上予以強化,導致產業規劃的各項任務沒能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地方政府在執行過程中亦沒有進行積極有效的配合,只是紛紛將培育市場當成主要工作任務來抓,“汽車強國”的產業導向沒有得以落實。
目前,汽車強國的目標是模糊的,只是在產業政策中籠統地提到了自主品牌需要達到的市場占有率。
乘聯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認為:“廣義的自主品牌應該細分為內資自主品牌和合資自主品牌。內資自主品牌的產銷都是中國的業績,積累的也是中國財富。而合資品牌和合資自主的銷量都算到跨國集團的銷量中,我們只是打工的,同時分些股權利益。”
他表示,內資自主品牌是中國汽車發展的根基。如果沒有強大的自主品牌作為支撐,在市場開放的條件下,面對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國內競爭國際化浪潮,中國汽車產業繼續依賴合資模式將只能導致其徹底喪失獨立的可能。
公車采購示范效應
參與調查的人士中,24%的認為來自于政府公車采購的支持最能帶動國內自主品牌汽車產業的發展,因為公車采購具有持續性、規模大并對私人消費具有很好的示范帶動效應。
自2003年實施的《政府采購法》起,中央政府就曾在多個政府文件中傾向對自主品牌的采購做過多次規定,尤其是經過多次修訂的《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標準》上都有相關明文規定,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對自主品牌的采購量非常有限,難起到提振作用。
這種情況,在今年可能會得到改變。目前,在工信部《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征求意見稿)》中,400多款車型全部是自主品牌,合資品牌已基本無緣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采購。公務車采購帶來的示范帶動效應將促進自主品牌的私人消費。
另外,支持先進技術的研發與完善人才培養引進機制這兩項也分別獲得了20%和17%的投票率。
對于資金壓力相對較大的獨立自主品牌企業,由于融資困難以及資本使用成本過大,在研發投入上捉襟見肘,政府如能通過財政等方式予以支持則可有效帶動相關企業的研發積極性,從而提高研發效率,鞏固研發體系的建設。對此,分別有10%和8%的人士認為政策制定時可適當給予自主品牌企業在融資、財稅方面的便利和扶持,緩解企業的資金壓力。
當然,給奇瑞、比亞迪以及吉利和長城等獨立自主品牌提供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也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時應當考慮的一點,15%的參與人士認為這也將有助于強化對自主品牌的支持。
而對于政府是否應該引導公眾支持自主品牌消費的調查中,高達78%的參與者認為政府應身體力行引導民眾消費理念的變化,從目前看來,收效可能最為明顯的措施就是政府領導干部帶頭乘坐自主品牌汽車。
政府高級領導干部帶頭乘坐自主品牌汽車在公車領域所能帶來的示范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而且一旦政府這種舉措得到切實貫徹,對普通消費者的示范意義更具市場價值,將給自主品牌營造非常好的市場環境。
推薦閱讀
每一家汽車廠商的終極目標,并非在全球賣出最多汽車,而是成為全球最能賺錢的汽車企業。 在上周召開的奧迪集團全球年會上,雖然奧迪集團負責財務和組織的董事Alel Strotbek在介紹經營情況時,特意在奧迪汽車已成為汽>>>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86%受訪者稱應明晰“汽車強國”目標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05/36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