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沉“泰坦尼克號”的冰山
2012年4月15日是“泰坦尼克號”沉船100周年紀念日,美國紐約格恩西拍賣行將在4月一次性拍賣5500多件“泰坦尼克號”遺物,瑞士羅曼·杰羅姆鐘表制造公司也將在今年推出用“泰坦尼克號”殘骸打造的腕表,而好萊塢經典災難愛情電影《泰坦尼克號》也將在今年4月以3D形式重返銀幕。
事實上,2012年不僅是“泰坦尼克號”在北大西洋撞冰山沉沒的100周年紀念日,同時還是另一個鮮為人知的月球最近“近地點”100周年紀念日。1912年1月4日,地球和太陽、月球形成了一條直線,那一天,月球距地球的“近地點”距離是1400年時間間隔中最近的距離。月球千年一遇的罕見“近距離”對海洋潮汐形成了強大的影響,導致月球對海洋潮汐的引力影響比平時至少增強了74%,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的科學家們相信,這一罕見的天文現象導致海洋潮汐異常升高,正是不斷起伏的強大海洋潮汐導致撞上“泰坦尼克號”的那塊冰山在1912年1月4日那天脫離它所在的格陵蘭島冰川,最后漂向北大西洋,并最終導致了“泰坦尼克號”的末日,所以歸根結底,也許月亮才是導致“泰坦尼克號”最終撞上冰山而沉沒的“罪魁禍首”。
1.美物理學家提出月亮致禍觀點
1912年4月15日凌晨,20世紀初最大、最豪華的遠洋客輪“泰坦尼克號”由英國南安普頓駛往美國紐約市的處女航途中,在加拿大紐芬蘭島附近的北大西洋上因為撞上冰山而沉沒,導致至少1523人遇難。
100年來,關于“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原因眾說紛紜,存在多種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法稱是因為輪船航速太快,導致根本沒有時間避開冰山;有的說法稱“泰坦尼克號”上使用了大量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次品鉚釘,導致“泰坦尼克號”船身鋼板外殼和冰山相撞后立即發生開裂;還有的說法稱“泰坦尼克號”舵手羅伯特·希契斯在慌亂之中聽錯命令,轉錯了方向舵,從而導致“泰坦尼克號”不幸撞上冰山而沉沒。
然而日前,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物理學專家唐·奧爾森和魯塞爾·多謝爾在最新一期美國天文學雜志《天空和望遠鏡》上撰文披露,“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沉沒可說是由一系列“巧合”造成的,而導致“泰坦尼克號”沉沒悲劇的“罪魁禍首”,其實可能是天上的月亮。
“泰坦尼克號”二副查爾斯·萊特爾獲救后面對英國調查團的詢問時,曾解釋客輪沉沒當晚的天氣狀況說:“當時天上沒有月亮。”幸存乘客勞倫斯·比斯利后來也在他的著作《泰坦尼克號沉沒記》中稱,“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時,當時夜空中并沒有月亮,只有群星閃爍。在那宿命的夜晚,如果天空中有明月照耀,那么“泰坦尼克號”上的觀望哨就可能會及時發現冰山,從而避免致命的碰撞。
推薦閱讀
陳植 春節期間,上海漢理前景股權投資合伙企業的微博稱,發現某地稅務局開始追繳PE投資企業因PE溢價投資而使公司創始人在賬面上(注冊資本)出現浮盈部分的所得稅。 起初,一家國有創投機構投資總監陳偉(化名)不以為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物理學家稱泰坦尼克沉沒或因月亮引發大海潮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07/37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