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貌似在打壓股價。”重啟四年前股改方案之后,S*ST華塑(000509.SZ)陷入了投資者質疑的漩渦。
3月1日,S*ST華塑的股改方案剛公布僅半月,其原計劃在3月9日召開并審議該案的關鍵現場會議——《2012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暨股權分置改革相關股東會議》卻延期至3月30日。是日公司股價大跌5%,較大盤明顯深跌。
“股改方案還沒獲得上級主管部門山東國資批復。”S*ST華塑人士解釋這一變故原因。
在投資者看來,這顯然有拖延時間之嫌,而由此帶來的間接影響則是股價的不確定變數。“股價過高必然會導致股改以及后期的重組流產,大股東或重組方惟一想到的只能是以時間換空間。”公司一李姓流通股股東說。
與此同時,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公司前大股東山東同人實業有限公司(下稱“山東同人”,現更名為東瑞投資)也仍在股改當口,為其四年多前的控股權旁落而四處申訴,其縈繞于公司控股權上的爭議疑團至今高懸。而更與股改合法性直接相關聯的是,S*ST華塑卻在近三年間,已接連曝出違規行為。這是否會為公司再添變數呢?對此,S*ST華塑公司人士未予過多置評,但種種跡象顯示,這已然成了一個難解的局。
大股東控股權非議
2月13日,S*ST華塑再次公布股改方案。盡管此為原股改計劃的程序性推進,但圍繞公司四年多前的控股權爭議卻在前大股東山東同人的申訴下浮出水面。
公告顯示,山東同人原持有S*ST華塑5631.57萬股,持股比例為22.53%,系控股股東。2007年9月,因銀行訴訟案,股權遭司法拍賣,F大股東濟南鑫銀以9751.93萬元競買S*ST華塑合計約6291.57萬股股權(另有660萬股來自原第三股東山東世紀煤炭化工有限公司),占總股本25.17%,成為第一大股東。三個月后,公司火速推出股改方案。
但令山東同人難以釋懷的是,其控股權遭司法拍賣卻并非其真實意圖。“因山東同人當時處于控股權糾紛中,我們并未實際控制公司。華塑的控股權是搶在我們拿回山東同人控股權前被快速拍賣的。”該公司負責人表示。
資料顯示,2005年10月21日,山東同人原股東山東中宸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及楊新春等五人將股權全部出讓給北京中融達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指定的名義收購人邢一、劉叔平。兩天后,山東同人股東會決議選舉邢一為同人公司執行董事兼法定代表人。此后,邢一、劉淑平根據劉壯成(時任華塑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的安排委托李先慧(時任華塑公司財務經理兼任山東同人會計)辦理該股權的工商登記變更手續。
稍顯離奇的是,在辦理山東同人股權變更登記的過程中,李先慧最終持有了山東同人67%的控股權。而正因此,北京中融方在通過司法途徑索回該控股權前夕,山東同人持有的S*ST華塑控股權遭遇拍賣。
前述山東同人負責人認為,該股權轉讓理應無效。據其透露,山東同人已將該案件情況申訴至最高人民檢察院,此案正處于申訴程序中。
對此,一位S*ST華塑內部人士稱,山東同人彼時的股權轉讓中誰是誰非已很難辨別,而作為S*ST華塑控股權的承接者,濟南鑫銀顯然無可爭議。所以并不會對股改造成影響。
股改合法性遭質疑
除了控股權糾紛外,公司近年來頻繁出現的違規行為,或將對股改造成不利影響。
2月16日,也就是重啟股改三天
后,S*ST華塑公告,公司獨立董事柴磊2012年2月13日、2月14日違規買賣公司股票。其中,2月13日柴磊股票賬戶因他人誤操作買入公司股票5.13萬股,成交金額59.82萬元;2月14日賣出1.28萬股,成交金額14.62萬元。
2月13日正值公布股改方案,而當天股價跌幅達4.97%。而略顯蹺蹊的是,柴磊在2月13日當天得知情況后立即通知公司,并作出檢討。但及至2月14日,其卻仍在交易。
“作為公司知情人士之一,獨董在股改案發布當天就低價介入的行為值得斟酌。”前述投資者指出,獨董當天的買入價正好是跌停價,似乎早有預見。而如果是他人誤操作,那也極有可能出現知情人士通過其他非關聯賬戶有意提前買入。K線顯示,S*ST華塑當天成交驟然放量,達到2.37億元,是停牌前日的8倍多,換手率也由此前的1.91%提高到13.47%。
事實上,早在2008年,S*ST華塑就因啟動股改并涉及重組的消息而曝出內幕交易。
2009年5月13日,證監會曾披露一批內幕交易案件。其中,2008年11月,證監會對四川某上市公司在重組期間涉嫌內幕交易立案稽查,調查發現,作為重組雙方重要參與人,某商業銀行濟南分行營業部主任李某和山東某工業總公司副總經理張某,在重組期間利用所掌握內幕信息,大量交易上市公司股票,獲利巨大,已構成內幕交易罪。
前述內部人士稱,此次內幕交易涉案的正是S*ST華塑,當事人則來自公司大股東濟南鑫銀。但令人生疑的是,S*ST華塑對此卻無公告。
對此,國海證券該項目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只要證監會沒有給公司出具違法違規的相關文件,股改就不會受到影響。而相關違規行為此前并未明確涉及S*ST華塑,所以也不會影響到股改的法律效力,中介機構更不存在失職情況。
重組貓膩
但打開股改僵持的局面也并非易事。
此次股改方案以資本公積定向轉增向全體流通股股東每10股轉增4.15股,實際上只相當于向流通股股東送1.32股。這與6年前A股市場約3股的股改平均送股水平有不小差距。
而究其原因,公司股價過高,而大股東股權占比過低,是非流通股股東與流通股股東利益難以協調的關鍵。
據安信證券某投行人士稱,諸如S*ST華塑的未股改公司,一般在股改同期或者之后都會面臨重組問題。而要讓殼更具吸引力,拉低股價將是明智選擇。
但對持有流通股的中小股東而言,這是真金白銀的利益讓渡,因此爭取更多股份也就成為其訴求。由此而及,大股東本占比過低的股權也將受到考驗。
目前非流通股股東持有39.64%股份,執行對價安排后將降至31.7%。其中,大股東濟南鑫銀的持股比例將由此前的25.17%,降至20.12%。顯然,濟南鑫銀后期重組的動力,在于獲得超過20%的股份。
不過濟南鑫銀持股成本并不高。按照此前司法拍賣價格,其持有S*ST華塑每股僅1.55元,而此次股改前250日均價卻已達12.17元/股,持股市值約7.66億元。但讓濟南鑫銀擔憂的是,股改在降低其持股比例的同時會導致股價出現較大跌幅,使市值縮水嚴重。
“大股東顯然在確保最大利益不受損。”前述投行人士表示,因此次股改暫不涉及重組,大股東將更多考慮股改導致的賬面損失。但如不獲通過,大股東則還可以在股價合適的時候啟動“股價+重組”的模式。“前提當然是股價越低越好,重組中可以獲得更多股份。”
推薦閱讀
外資肯德基,中資包子鋪 小貸公司受制持股比例 分類監管呼聲漸起
作為中小企業獲取資金的重要來源之一,持股比例限制已成為小額貸款公司(下稱小貸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最大障礙。近日,西部一家大型規模的小貸公司高管直言。在他看來,如果中資小貸公司不能解決股權比例限制的問題,>>>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S*ST華塑股改迷局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09/38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