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調動因與意涵
《21世紀》:如何看待經濟增長目標下調的動因?此次下調更多的是順應客觀趨勢,還是主動放緩?
王建:長期以來,政府都是根據經濟的客觀走向來制定增長目標。按照完成的情況來看,實際的數據會比較高,規劃做得都比實際要低,比如“十一五”規劃中,我們定的GDP年平均增速為7.5%的速度,最后完成的是年平均11.2%的GDP增速。而“十二五”規劃中規定的速度,是年平均增速7%。所以現在調到7.5%,也是和“十二五”規定的速度相符合。當然,經濟增長目標從“保八”降為7.5%,也是基于對當前經濟走向的判斷,現在整個經濟增長在放緩,各種結構性矛盾也在凸顯,改革和調整呼聲日益高漲。一直以來,我個人堅持認為,如果真的進行了結構調整和必要的改革,中國的經濟增長可以保持一個高速度。之前很長一段時間,由于短期的經濟增長,忽略了長期調整的目標,現在不能再貽誤調整和改革的時機了。
屈宏斌:GDP目標降至7.5%,可能更多地是考慮到我們目前所處的國際環境:歐債危機仍在日益惡化,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均在放緩,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出口必然下滑,今年出口可能會降至個位數,在10%以下,這幾乎已成定局。
在這種情況下,若要繼續保持前幾年那樣高的增長目標,如9%-10%,就意味著國內需求必須出現一個明顯的反彈,但眾所周知,消費在短期內對經濟的刺激作用不會太大,若要達成這一目標,反彈的唯一領域就是投資,但在經歷了上一輪兩年政府主導的大規模投資以后,再來一次明顯反彈,是不利于結構調整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將GDP目標稍微降低一些,符合短期的經濟形勢,也有利于防止過分追求高增長目標而導致的結構惡化。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在保持增長的同時能否優化經濟結構,這是GDP增長質量的一個實際表現。從這個意義上講,目標定得低一點,就不需要加大投資特別是政府主導的投資來彌補外需不足。提高質量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對此大家都有共識,我認為應當從以下方面著手:未來經濟應使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存在國有壟斷或寡頭壟斷的行業應進一步向民間開放,激發民間的參與度和活力;回歸公共性財政,政府只提供公共產品,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參與。短期內并沒有什么特別有效的政策能夠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所以我們還是應該堅持深化改革,進而達到調結構的目標。
《21世紀》:今年的宏觀經濟和財政金融領域面臨哪些內外考驗?如何應對?
王建:導致今年經濟進入下行通道的原因是國際危機沒有過去。過去經濟增長是由外需拉著向上走的,現在外需萎縮了,想要釋放內需來替代,但又沒有任何大的改革和調整動作,所以當外需持續往下掉的時候,中國經濟增長率也就持續跟著往下掉,這就是目前面臨的大趨勢,這個趨勢今明兩年很難改變。我在2010年已作出了2011-2013年中國經濟會連續三年下行的判斷。但是,如果說經濟減速會多嚴重,我也并不這么認為。我之前提出過,2011-2013三年的GDP將會是9%、8%、7%。去年已經是9%了;今年人們比較認同8%,當然也不能排除今年三四季度會掉到7%,這也是有可能的;明年會掉到7%。如果真是9%、8%、7%的走勢,是平穩回落,沒有硬著陸,世界經濟在緩慢收縮,國內經濟逐漸減緩,這仍是一個不錯的結局。
目前看來,美國經濟的走向將是一個大“L”形,現在已經到底了,好也好不起來,但也不會再像2008年次貸危機時那樣糟糕。美國現在很可能跟日本泡沫破裂之后的情況一樣,經濟一直下行,行到底之后長期陷入長期低迷。再看歐洲,歐洲還在加大力度整合,加快統一的步伐。德國正在迫使南歐的債務國進入宏觀緊縮,包括德國本身也在縮減赤字,整個歐洲都在進行宏觀緊縮。當然,這種緊縮政策的推行是有序的、可控的,不會造成危機的局面。所以,今年歐美經濟的收縮,將繼續導致對中國進口需求的收縮。2010年出口對GDP增速的貢獻率為兩個百分點,去年為-0.8%,估計今年會繼續收縮一個百分點,這也就幾乎到底了?傊瑲W美經濟仍在觸底的過程中,但并不是自由落體式的猛烈下滑。因此,中國經濟雖然下滑,但是也是有限度的,不是一個失控的局面。
中國經濟可能面臨的風險之一是通脹,現在比較有利的因素是去年農業的大豐收,將會壓低今年農產品價格。但今年也不是沒有一點隱憂,這幾年西南地區干旱很厲害,去年豐收主要是靠北方、靠東北。去年入冬至今春,東北地區一直干旱少雪。所以,今年東北的墑情會不太好,夏糧、秋糧的形勢還不確定。另外,勞工成本的上升持續了一段時間,今年有些緩和的跡象。輸入型通脹也有回頭的趨勢,國際炒家的牟利方式就是制造大宗商品的價格波動。所以通脹的走向還要再觀察,如果氣候不好,有可能破5%;如果氣候好,農業年景不錯的話,今年能夠控制在4%上下。
另外一個風險是失業問題,但現在實際上普通勞動力面臨短缺,所以不會出現大批勞動者失業的情況。現在就業領域最大的問題是大學生的就業,每年有100多萬大學畢業生不能就業。經濟增長放緩后,對這部分人群的就業吸收能力更差,但對于普遍勞動者來說,經濟下滑還不至于出現比較明顯的失業,F在沿海地區經濟已經下滑了,出口需求已經減少了,但招工難問題還存在。所以,失業問題在今年不會特別突出。
宏觀政策再抉擇
《21世紀》:2月24日起,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央票已經連續9周停發。這是否是貨幣政策周期性放松的開始?貨幣政策應如何配合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速放緩的節奏?
王建:現在房地產調控政策初見成效,今年不太可能完全放松房地產調控。而且,即便房地產政策再放松,對于投資的拉動作用也要到明年才能顯現。今年的目標是只要保7.5%就夠了,不需要追求太高的速度。調低了經濟增長目標之后,不會要有太多的新項目開工,投資也不會大舉擴張。今年最主要的放松應該
會在貨幣政策方面,即貸款松動一些。今年開始,地方債進入到還款高峰期,地方負了那么大的債,也沒有什么其他的資金來源,房地產方面的收入也減少,拿什么還貸呢?從這方面考慮,也需要有一部分新增貸款投放,給他們用作資金的周轉。
屈宏斌:貨幣政策從去年11月份以來,已進入周期性放松階段,包括央行也在它的四季度貨幣執行報告中首次明確指出,去年10月份以來政策已出現微調。去年通脹是經濟的主要風險,經濟過熱、通脹,貨幣信貸超速增長,均需要我們采取緊縮政策,使貨幣增速回歸常態,來為經濟降溫,F在這個目標已經實現,甚至出現了超調的苗頭,貨幣增速單看M1的話,已遠遠低于正常水平。因此,貨幣政策不僅使通脹得到了遏制,與此同時經濟下行的風險也在加大,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政策出現了拐點。
推薦閱讀
編輯點評:大金空調FTXS235KCGX外觀設計很有特點,面板設計特立獨行,十分具有現代感,金屬拉絲的面板,同時擁有四種顏色可選(金、銀、紅、白)。而且還有人性化的起床前預熱功能,提前一小時運行空調,讓室溫更加舒>>>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GDP“7.5”:轉型考驗與路徑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12/39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