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訊(Eloise)北京時間3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支付解決方案一直受到移動化和近場通訊技術這兩個因素的制約。首先,近場通訊技術還并未形成氣候,以至于不能對如今用戶使用信用卡和現金的消費習慣產生影響;其次,信用卡設備在商家普及范圍很廣,用戶使用基礎也很大,這讓近場通訊技術的實現變得更加可能。
如今,市面上支持近場通訊技術的智能手機越來越多,不過,根據市場研究公司Yankee Group發表的數據稱,2011年支持近場通訊手機數量仍未達到總量的1%。雖說全球范圍內移動手機用戶已經突破了60億,但是很明顯還需要關注消費者的其他各類指標。
另一方面,根據加州咨詢機構Crone Consulting最新數據顯示,美國有超過600萬商家接受傳統的支付方式,而只有15萬商家支持近場通訊支付方式。當然,這樣的現狀并不讓人驚訝,因為考慮到升級商家終端機至近場通訊需要安裝新的硬件和軟件,還需要對員工進行結算系統的培訓,這需要商家付出高昂的成本和花費很長的時間。
有一定數量支持近場通訊支付的商家和消費者手機用戶,但是一個擁有支持近場通訊設備的消費者正好要找到一家接受近場通訊設備支付的商家概率很小。不過,這并不意味著近場通訊將無法改變人們的支付方式,而只是還未到時候。
我們可以看到基于近場通訊技術進行移動支付領域中的無限潛力,那么,我們為什么會如此期待實現這個阻力重重的新的支付解決方案呢?或者說,我們為什么要通過近場通訊技術來實現對商家和消費者有真正價值的移動支付呢?
更加智能的手機和更加智能的卡
無論要經歷多長時間人們才能認識近場通訊支付解決方案的潛力,至少在不遠的將來,我們知道大部分消費者離開家的時候一定會隨身帶著兩個東西:手機和錢包(其中至少會有一張卡)。這就為完全改變持卡者的消費者體驗提供了機會,即可以在消費者、商家和一系列增值應用之間建立一種新的即時互動點。
移動支付真正的力量并不是分離信用卡和手機,也不是用手機代替信用卡,而是通過使用應用、短訊服務、GPS導航、HTML5技術、網絡性能和其他移動端技術來豐富消費者體驗,而與用戶的支付方式無關。
當信用卡剛剛出現的時候,人們一度把它稱作“現金終結者”,覺得消費者以后出門再也不必隨身攜帶大量現金,也不會再出現收銀員找零的景象了。對于商家來說,信用卡的最初價值定位是能夠增加付款的客戶數量和交易量。雖然目前信用卡接收網點已經突破了3000萬,但是對于商家來說也得承擔一定的“稅務”成本,政府甚至也在采取相應的“減稅”舉措。
如何普及移動手機支付
該如何改變市場現狀,通過嵌入在手機中的技術來重塑信用卡對于商家和客戶的價值分配呢?在經過仔細研究該問題后,得出一系列有指導性的原則可供移動支付提供商參考,幫助他們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1,基于觸摸屏設備傳遞真正的價值:移動手機可以在購買前、購買中和購買后改變消費者和商家互動和交互的方式。從為消費者發送實時消費提醒和實現預算控制,到允許商家發起定位精準的(或者基于地理位置的)市場營銷活動(通過發送促銷信息和獎品到用戶的移動設備中)。根據諾基亞2010 MindTrek研究,消費者每天平均看自己的手機次數150次。這說明移動支付的未來潛力很大。
2,不要過于急切地更新近場通訊支付設備:要想讓更多商家參與到這個系統內平臺就不得涉及高昂的成本門檻,不能要求商家購買硬件、軟件或者其他基礎設備,無論是商家的POS機還是處理系統。鑒于如今只有少于1%支持近場通訊支付的商家的現狀,創建一個基于近場通訊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如今可以折中的解決方案之一是把近場通訊技術整合到舊的已經建立好的信用卡支付系統中。
3,走向客戶,而不要強制性地要求用戶升級設備和應用。走向客戶意思是和其他服務合作一起為現有的用戶群帶來便利的服務。無論是通過和移動運營商還是銀行進行合作,最好的途徑是能夠實現一個簡單可替代的解決方案并且能夠為每一位顧客帶來立即能實現的功能,而不是強制性的要顧客購買新手機、新機盒、新應用等來使用自己的服務。
底線
支付方案領域如今經歷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比起過去的10年,現在創意和革新是越來越多,有時候甚至是顛覆性的革新。改變的步伐也更加快了,在大多數產品和服務中,為商家和客戶傳遞真正的價值才是需要考慮的重點。
作為一個行業,我們可以也應該具有前瞻性,得從一開始就把移動支付的價值分配到每一筆交易中。基本要素如工具、網絡和客戶群都已經具備,我們只是需要繼續挖掘、盡力打造出最佳的支付體驗。
推薦閱讀
中國消費市場的火熱持續吸引外資巨頭的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基于NFC移動支付方案現狀和需解決的問題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23/4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