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形勢,論差距,說趨勢—— 關于自主品牌若干問題的討論

作者: 來源:未知 2012-03-28 14:15:01 閱讀 我要評論 直達商品

3月25日下午1:30,北京華僑大廈咖啡廳。

“你有這種認識還不錯!”對于本人自主品牌沒有想象的那么差的看法,付于武有點意外。作為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常年在國內外企業中進行調研,自主品牌發展是其中主要課題之一。

對自主品牌的發展走向,此前他擔憂的不是中國汽車工業本身落后的問題,而是整個行業對自主品牌發展的信心不足。他希望輿論能夠多給自主品牌打打氣。

今年兩會汽車界兩會代表開了一個閉門會議,對自主品牌面臨的形勢和出路問題,進行了探討。討論過程中,彌漫著悲觀情緒。在自發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廣汽集團總經理曾慶洪發出了“自主品牌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的感嘆。

同樣出席兩會的政協代表李書福,也感到無奈。吉利收購沃爾沃已經整一年,他苦等的沃爾沃中國建廠按內資立項的訴求,沒有得到發改委通過,目前只能按外資立項,走和吉利合資的路線入華。這意味著李書福面臨兩方面的損失:國產沃爾沃原則上將享受不到公務車采購自主品牌的新政策恩惠;沃爾沃將來不能在國內A股上市,以緩解資金鏈的融資問題。

國家提出自主創新戰略已經兩年,以國開行為首對奇瑞、吉利等本土汽廠商的支持,累計規模也已經達到幾百億。國內廠商依然喊出“生死存亡”,自主品牌究竟是怎樣一副錯綜復雜,模糊不清的棋局?

3月22日,長城汽車副總董明發了一條微薄——“今天與一韓國汽車設計公司開會,對方一句話說得很誠懇——目前中國自主車企的研發、制造水平只是韓國2006年的水平,但未來6年的發展能力,不會比此前6年韓國車企發展的有實質。因為,你們的國家戰略不清晰。”

該段話給我們提供了三個信號:和韓國車6年的差距是中國汽車的坐標系,未來6年不會有實質性發展的結癥是無國家戰略,清晰的國家戰略是改變慣性走勢的外力。

談形勢

韓國車只有六年的差距,在我的意識中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如果有人說中韓之間有十年差距,相信很多人會舉雙手贊成。兩年前,我對中韓10年差距的說法是深信不疑的,F在已經對這個判斷越來越懷疑了。

一直以來,業界都把1980年代上海大眾成立看做汽車大發展的開始,以此計算有時間三十年。日本汽車工業1950年代起步,韓國1970年代開始,它們均用了20年時間完成了原始積累。照此推斷,“市場換技術”在中國已經實施了30多年,中國自主品牌理論上應該過了原始學步期。

但事實上2000年中國汽車私人消費剛剛起步,吉利、奇瑞這樣的自主品牌才進入汽車業,市場換技術此時才開始。中國汽車工業真正大發展嚴格來說只有近十年時間。按照日韓走過的軌跡,我們才走了人家一半,還有十年時間磨練。

而且在這十年里,汽車產業的定位也很模糊。2004年因為產能過剩,國務院對鋼鐵、電解鋁和水泥三個行業限產,當時列入其中的還有汽車。最后一刻汽車才被拿掉。直到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之后這兩年,才被真正列入國家支柱產業。

近十年是中國汽車業量變積累的過程。隨著中國車市以每年兩位數增長,2005年第一波技術海歸回流開始,這些以底特律三大:通用、福特、克萊斯勒華裔工程師為主的群體,年齡都在40歲以上,當時已經達到或接近事業的高峰。他們包括之前已經被吉利、華泰等以顧問形式聘來的日韓退休專家們,完成了中國汽車獨立開發的第一步。

一款車完整的開發過程要5年,如果以2005年為起始,到2010年許多企業剛好完成一款車完整的5年周期的開發跟蹤過程。就好比一個學生完成五年的大學理論與實踐課程,一款車型完整的周期跟蹤完成后,接下來的開發將容易很多。

和2005年第一波海歸零星回流相比,目前一幫更年輕,更執著的海外華人工程師正以集體形式進入長安、東風等國有公司,逐步彌補和完善著各大企業產品研發的整體體系流程,讓自主品牌和合資企業的品質差距在縮小。

中國汽車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和生認為,雖然與國外汽車巨頭有著幾十年的差距,但自主品牌近幾年的發展可以用“驚人”二字形容。從中汽研最近幾年的碰撞試驗數據來看,自主品牌早已從二星提高到現在的四星、五星,從早些年的單純模仿,轉向了現在的全新開發。可以說自主品牌近十年,尤其是近五年,在急迫感的驅使下緊追慢趕,尤其是長安第一款自主戰略車型逸動的成型,已經說明中國車已經迫近量變到質變的臨界點。

現在回頭來看三十年的“市場換技術”,私車消費浪潮來得晚了,這點汽車業左右不了,是由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決定的。不過,另外一個決策——零部件產業放開——是值得總結的。

為適應加入WTO的規則和市場經濟的發展,2001年商務部對《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進行調整,放開發動機合資比例。2004年國家發改委頒布了新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外商投資零部件已經沒有股比限制。這直接導致,國內許多核心零部件企業被外資收購或滅掉,中國零部件產業空心化,這些企業許多是中小企業。目前僅存萬向、濰柴等少數骨干企業。

零部件產業空心化導致的后果是,上游供應鏈完全被外資控制,自主品牌發展到一定規模,供應鏈矛盾將成為焦點。還記得當年長虹和國內家電企業爭奪顯像管的事嗎?當年日韓企業追趕歐美企業時也面臨同樣問題,所以同步培養了一批本國供應商,如豐田有電裝,現代有摩比斯。

如果我們選擇開放供應鏈,短期沒有問題,長期將面臨亦步亦趨的尷尬,在材料和應用創新周期越來越短的全球汽車業,只能永遠跟隨。許多企業如果選擇自建供應鏈體系,投入和回報周期都無法確定。

論差距

我們一直試圖去問這樣兩個問題:中國品牌走到2012年,在全球汽車工業的坐標系里到底處于什么位置?跟全球汽車工業平均水平相比,哪些差距在擴大而哪些環節差距在縮小,甚至沒差距?

中國自主汽車品牌近10年的高速發展,是靠一板一眼學歐美日韓公司的設計、制造流程和管理理論,由大眾、福特、通用手把手教出來的華裔工程師把歐美現成經驗直接嫁接過來的。

沿著跨國品牌走過的路緊追慢趕,其間出現過關于發展模式的不同認知和喜好選擇。上汽是“制造學德國,營銷學通用”,早年李書福做美日車型時推崇的是豐田,奇瑞一成立,詹夏來就毫不避諱稱“要規模制勝,走現代模式”。


  推薦閱讀

  浙江電信借阿里云推“電話語錄”

云計算起源于互聯網業務的需求,但隨著發展,非互聯網業務也正快速擁抱這一基礎服務。3月27日,中國電信(微博)浙江公司聯合阿里云及杭州司法廳召開新時代維權研討會,在該會上,電信向外界介紹了“電話語錄”(951335>>>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談形勢,論差距,說趨勢—— 關于自主品牌若干問題的討論

地址:http://m.sdlzkt.com/a/kandian/20120328/45469.html

樂購科技部分新聞及文章轉載自互聯網,供讀者交流和學習,若有涉及作者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便更正、刪除或按規定辦理。感謝所有提供資訊的網站,歡迎各類媒體與樂購科技進行文章共享合作。

網友點評
我的評論: 人參與評論
驗證碼: 匿名回答
網友評論(點擊查看更多條評論)
友情提示: 登錄后發表評論,可以直接從評論中的用戶名進入您的個人空間,讓更多網友認識您。
自媒體專欄

評論

熱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影院域名| 小明发布永久在线成人免费|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69| 欧美成人中文字幕dvd|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免费网站|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最新毛片基地| 久久久久成人片免费观看蜜芽|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国产成人午夜片在线观看| 91嫩草私人成人亚洲影院|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中国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欧美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不卡|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香蕉久久成人网| 亚洲精品成人a|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成人在线网站|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洲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A∨激情视频厨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成人麻豆日韩在无码视频|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