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際經濟的不景氣,直接導致國內外貿出口企業的訂單量下降。據了解,人民幣匯率多次創新高,累計升值幅度已經超過4%。對很多企業來說,應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成本壓力已經成為外貿企業的生死挑戰。
如今外貿企業的三大困難:出口貿易的國際需求嚴重縮水,國內物價不斷上漲導致的成本壓力以及人力資源成本的不斷提升,都在逼迫著外貿出口企業找尋新的方向。只有轉變原來低成本的競爭策略,或許才能在內外堪憂的市場環境下占取主動。目前不少中小企業紛紛“觸網”試水轉型,利用新興電子商務平臺尋找產業升級的新出路。
中小企業之殤
歐洲和美國市場消費下滑,訂單減少,對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珠三角小企業造成的影響尤為明顯。據中國商務部發布的一份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中國對歐盟出口增長22.8%,低于整體增幅1.7個百分點,對美國出口增長12.8%低于整體增幅0.9個百分點,對全球兩大主要市場的出口增速明顯放緩。珠三角地區小企業訂單量相比2010年下滑約30%。相比2008年訂單的急性下滑,當前訂單呈現逐步減少,絕大部分小企業對未來形勢的不確定表示擔憂。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發布的小企業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隨著原材料、人工成本的上升,與2010年相比企業平均利潤減少30%-40%,沒有新的利潤增長點,企業經營困難開始加大。
傳統外貿難做是業內公認的事實,利潤低、周期長已經是外貿人習以為常的事情。尤其是在全球經濟危機狀況下,制造企業人員成本的增加、匯率的變化等一系列問題,讓企業主們不得不開始思考轉型的新出路。而近年來隨著網購的迅速崛起,“觸網”已成為大部分中小企業實現突破轉型的最新途徑。際通寶CEO丁國棟表示,目前已經有很多中小企業開始思考和行動,選擇與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合作,步入轉型之路。
觸網!觸網!邁向產業鏈高端
如今電子商務(m.sdlzkt.com)已經從一個特殊的獨立行業,演變為各個行業的營銷載體,并從獨立的營銷平臺,升華為各個行業的營銷通路。借助電子商務,完全可以把這些“中國制造”的優質商品成功推向零售終端環節。有數據顯示,在中國460萬家生產制造型的中小企業中,有超過半數的企業正在或計劃進入電子商務領域。
制造企業如果充分利用好電子商務,不但可以提升價值鏈,同時也將獲得更多的利潤。毫無疑問,電子商務已成為當下中小企業轉型,擺脫過去單純的OEM模式,建立自有品牌經營的最有效途徑。
但對傳統中小企業來說,貿然進入電商領域存在不小的風險,電子商務的訂單模式有很大不同,如何調整現有的生產方式來適應網絡銷售,都需要更多的經驗來指導。而與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合作,共同來搭建網購平臺,將會是最有效的途徑。如際通寶(http://www.gtobal.com/)充當搭建電子商務與企業之間的橋梁,為企業提供集平臺搭建、運營指導、品牌推廣等為一體的服務。縮減了企業的推廣成本,企業會有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產品和服務的提升上,增加了中小商家的核心競爭力。
未來國內外金融形勢的變化逼迫中小企業“正視”轉型和升級之路。中小企業現在遭遇的種種困難,深層次原因還是發展層次較低。中小企業不能總停留在產業鏈低端,而必須通過持續轉型升級邁向產業鏈高端。
推薦閱讀
招聘千萬不能忽視的問題,正是對招聘工作人員的要求。比如,素質:熱情公正、認真負責、誠實;表達:知識和行業了解及溝通力;觀察:掌握適合辨別的測試技術;協調:尋找到思想交流的著陸點;認知:策略方式與角色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傳統中小企業靠網購轉型升級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111/1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