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7日消息,為了與三星之間的專利官司,蘋果也付出了些許的代價,原本多年不見天日的高度機密,隨著文件舉證與相關人士證詞,被迫攤在陽光之下,也讓大眾有機會窺探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1.喬布斯接受了開發7吋平板的想法:盡管喬布斯曾公開表示,反對開發7吋iPad。但2011年年初,蘋果內部有高層主管便不斷提出建議,認為蘋果應該要開發7吋平板。
2011年1月,也就是iPad 2上市前的一個多月,現今擔任蘋果網絡軟件服務資深副總裁的艾迪‧庫伊(Eddy Cue)在試用過三星的7吋平板后,寄了一封email給當時擔任COO的提姆‧庫克(Tim Cook)以及其它高層主管,庫伊在信中寫道,“我相信絕對有7吋平板的市場,而且蘋果應該要開發7吋平板。”庫伊隨后也向喬布斯提過好幾次,喬布斯后來也接受了他的想法。
2.“紫色項目”只有蘋果內部工程師參與:2004年,喬布斯指定行動軟件服務資深副總裁史考特‧佛斯特爾(Scott Forstall)負責iPhone的開發。但是為了不讓消息走漏,喬布斯限定所有參與這項機密項目的團隊成員,只能調用蘋果內部的員工,絕不能由外部挖角。佛斯特爾不能告訴成員計劃的詳細內容,他只能告訴大家:“加入這個項目后,接下來幾年的時間,你們得犧牲晚上的睡眠時間以及周末的休閑時間。”
代號為紫色項目(Project Purple)的iPhone開發團隊,總人數高達1,000人,為了全力開發iPhone,在抽調如龐大人力之后,蘋果不得不放棄原本進行的其它項目。開發小組占滿了一整層樓,所有人必須通過5~6道門才能進入辦公空間,除了小組成員之外,其它人不得進入。
3. 喬布斯曾一度懷疑iPhone無法上市:從研發、測試、到制造長達3年的過程中,喬布斯曾懷疑iPhone是否會有上市的一天,但最后的成果確實令人滿意。盡管當時市場上已有智能手機,但iPhone更像一臺小型計算機,功能設計完全超前當時市場上的智能手機。
4.蘋果的產品設計是在廚房餐桌上完成的:蘋果的設計團隊規模其實很小,人數不過15~16人左右。通常他們會在廚房的餐桌上互相討論每項產品的設計過程,每個人會拿出自己的草圖,將草圖轉換成計算機3D圖,彼此交換意見。
5.蘋果的確做過消費者調查:盡管喬布斯生前一再強調,蘋果從不進行任何市場調查或焦點團體研究,以此做為新產品開發的依據。不過,法庭上的一份文件顯示,2011年5月蘋果確實曾針對iPhone使用者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對品牌的信任”是消費者決定購買的關鍵因素,包括美國與中國市場的消費者。
6.蘋果為iPhone與iPad投入了上億元營銷預算:如今iPhone與iPad在全球熱賣,但少有人確切知道蘋果所投入的龐大營銷資源。2007~2011年,iPhone的營銷預算總計為6.4億美元;至于iPad的營銷預算,2010與2011年蘋果共投入了4.6億美元。
推薦閱讀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日前一位自稱為李先生的臺北人聲稱蘋果產品中一項可視對話功能,通過WLAN連接任意兩部支持Facetime的設備技術侵犯了其專利權,他將蘋果的兩家關聯公司——上海易撥通信設備有限公司鎮江>>>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29/14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