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上海市浦東區(qū)人民法院就深圳唯冠起訴蘋果侵犯商標權案作出的裁定,業(yè)內知識產權律師表示,浦東法院的裁定極為恰當。
今天下午,上海市浦東區(qū)人民法院就深圳唯冠提出的臨時禁令申請、蘋果提出的中止審理申請分別作出裁定:駁回深圳唯冠要求責令被告蘋果停止銷售iPad的申請;同時,本案中止訴訟。
業(yè)內知識產權律師胡鋼對新浪科技表示,由于本案中的關鍵點——iPad商標權處于不穩(wěn)定狀況,其歸屬權有待廣東省高級法院的最后判定,因此法院臨時駁回深圳唯冠的禁售iPad請求并中止訴訟是極為恰當?shù)摹?/p>
胡鋼指出,按照相關法律,本案審理的前提是iPad商標權是明確、清晰及穩(wěn)定的,其中穩(wěn)定性是最重要的,但是本案中的iPad商標權并不穩(wěn)定。
胡鋼表示iPad商標權的不穩(wěn)定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1、雖然深圳唯冠在一審判決中獲勝,但這并不代表最終結果,仍有待廣東省高級法院的最后判決;2、iPad商標仍處在3年不使用則撤銷的行政程序之中。
據(jù)悉,去年年底,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曾一審駁回蘋果要求確認其為iPad商標權所有人的請求。隨后蘋果向廣東省高級法院提起上訴。此案將在2月29日進行開庭審理。
談及蘋果與深圳唯冠之間的商標權糾紛,胡綱認為,由于楊榮山是多家唯冠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本能上就會讓蘋果認為他是有權利決定出售iPad中國商標權。如今,深圳唯冠利用商標轉讓程序不完備的漏洞起訴蘋果,即使打贏官司,在商業(yè)倫理上也是很失分的。
胡綱認為,香港法院日前公布的禁制令可能對蘋果有利。“中國是一個多法律體系的國家,根據(jù)司法制度,通過一定程序,港澳臺的法律也有可能在中國內地執(zhí)行。”
日前,香港法院批準臨時禁制令的判決書在網絡上曝光,法官Hon Poon表示,唯冠的行為帶有受財務利益驅動的陰謀味道,其有理由相信該公司拒絕履行移交iPad在中國商標的義務,違背了與蘋果之間協(xié)議的規(guī)定。
蘋果在日前的一份聲明中也表示,“多年前,我們購買了唯冠公司在全球十個不同國家的iPad商標權。唯冠拒絕承認和履行涉及中國部分的協(xié)議。”(羅亮)
推薦閱讀
該集體訴訟近日和解,根據(jù)和解協(xié)議,蘋果需向每一名購買iPhone4的美國用戶賠償15美元,或者是一個保護套。不過,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本土以外的用戶都不在此次賠償范圍之內。 【IT商業(yè)新聞網 綜合】(記者 小藍)2月2>>>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59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