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為期三天的時間里,日本最知名的三家電子企業──索尼(Sony Corp.)、夏普(Sharp Corp.)和松下(Panasonic Corp.)放棄了本財年內實現贏利的希望,轉而預測在截至3月份的財年內共計虧損近170億美元。
數年前,這三家公司各自采用了不同的策略來提高其微薄的利潤率。索尼的策略是壓縮供應鏈成本;夏普在日本修建了一座規模龐大、代表最新科技水平的LCD面板工廠;松下則收購了國內一家較小的競爭對手,邁入新的業務領域。
今年紛紛虧損的原因包括一些短期問題:日圓升值、去年日本遭遇災難性的地震與海嘯、泰國洪災、能源價格上漲以及歐洲的金融危機。
但索尼、夏普和松下等公司存在的問題更為根本。日本公司曾經是消費電子行業的主力軍,然而現在它們生產的電子產品根本就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
而且它們產品的差異化做得不夠,以至于陷入到殘酷的價格競爭當中。當消費者需要變革的時候,它們又無法足夠迅速地做出反應,因為資源分布在太多的產品線上,每一個產品線上的資源又太少。
所以它們的創新能力趕不上蘋果(Apple Inc.)──蘋果有iPad和iPhone,而生產能力又趕不上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三星電子在半導體、手機和電視領域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相比三家日本公司預測的170億美元虧損,蘋果僅最新一個季度就賺了131億美元,而三星為2012年的資本支出就給出了410億美元的預算。
這幾家日本公司的消費電子產品線包括電視機、藍光播放器和筆記本電腦;另外索尼還生產數碼相機和游戲機。但它們基本上已經與移動設備浪潮失之交臂──銷售業績足以表明這一點。
在索尼主要部門消費電子產品與電子游戲事業群,第三財季的收入同比下降了24%。在截至12月份的這個財季,松下數字視聽產品部的收入下降了19%。夏普電子產品部(不包括LCD面板)的收入較截至9月份的財季下降了5.3%,這個數字尤其值得警惕,因為12月份所在季度的銷售收入還受到了假期的提振。
戰略咨詢公司羅蘭貝格(Roland Berger)合伙人神永真杉(Masugi Kaminaga)說,現在是日本電子企業有史以來最艱難的時期;它們以前從未遇到過真正的挑戰,現在各方面都面臨著實質性的挑戰。
神永真杉說,20世紀70年代的美國科技巨頭和今天的日本企業有相似之處。決心適應新環境的企業可能會生存下來,并最終茁壯成長,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簡稱IBM)是其中的一例。而有些企業有則可能像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 Co.)那樣消失。另外,就像美國企業因日本科技公司崛起而受到挑戰一樣,日本企業不僅面臨著韓國越來越激烈的競爭,而且最終還面臨著來自中國的競爭。
上周五,松下預計當前財年凈虧損7,800億日圓(合101.8億美元),原因是電視機業務不斷受挫(其押注等離子電視機未能收到回報),以及因收購三洋電機(Sanyo Electric Co.)而進行的減計。
從2009年開始,松下投資約8,200億日圓,使三洋成為其全資子公司,加速其綠色能源產品方面的計劃。這筆交易背后的邏輯是,用三洋擅長的領域,如充電電池和太陽能板,來緩沖松下陷入困境的消費電子產品業務。
但是,在松下開始收購三洋不久,競爭者就開始拉低電池價格。松下計劃為該交易進行2,500億日圓的減計,稱三洋的盈利前景已經嚴重惡化。
松下電器總裁大坪文雄(Fumio Ohtsubo) 繼續支持收購計劃。大坪文雄在周五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如果我們沒有收購三洋,就不會有今天的增長潛力。
索尼預計其截至今年3月的財年虧損2,200億日圓(合28.7億美元)。該公司年初還曾預期盈利,但在作出最新預測前就已虧損900億日圓。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索尼推出了一個大刀闊斧的精簡計劃。在輕資產運營的戰略下,公司將供應商數量減半,將工廠數減少26%,以提高效率。索尼還將一些工廠賣給合同制造商,然后將生產外包給這些工廠。
為了加速這一戰略的實施,索尼在上個月將其一半的LCD面板制作業務賣給了合資伙伴三星,導致634億日圓的減值支出。索尼即將就職的首席執行長平井一夫(Kazuo Hirai)在最近的一次采訪中說,他本希望公司更為迅速地開展輕資產運營戰略,但達成共識的需要阻礙了我們,這是日本企業管理的特征。
夏普上周三預計全年虧損2,900億日圓,這將是公司百年歷史上最大的年度虧損。夏普說,電視機業務和用于電視機的LCD面板業務帶來的虧損將會導致與稅務有關的資產減記。
夏普的部分問題源于其對一個規模1萬億日圓的LCD工廠的投資。夏普于2009年開辦了這家工廠。該工廠位于Sakai市,被認為是日本制造業的巔峰,其高端的制造方法和高效供應大尺寸屏幕的能力廣受贊譽;但由于全球經濟低迷,過量的庫存為夏普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為了釋放供應過剩帶來的壓力,夏普說公司計劃在9月份之前僅開動一半的產能。夏普說,現正在考慮放棄在Sakai工廠生產大尺寸的電視屏幕,轉為生產用于電腦顯示器的更小的LCD屏幕。
推薦閱讀
即使沒有2011年的兩個災難,出口導向的日本企業依然會在西方發達國家市場與中國等新興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日本三大電子企業前景黯淡原因何在?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