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 (記者 付澠) 2月6日早間消息,來自國家相關部門最新消息顯示,中國將確定今年年內上調液晶面板進口關稅,32英寸及以上面板關稅將從3%提高至5%。而評論人士就此指出,此舉將有助于培養國內面板產業價格競爭力。
有彩電廠商負責人向媒體表示,已聽聞4月1日起關稅上調,由于面板關稅牽一發動全身,相關部門將擇機公布上述事宜。
據了解,去年9月開始,國家工信部即組織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中國平面顯示行業協會等向國內外面板廠商和整機廠商進行數輪調整液晶面板進口關稅的意見征詢。“雖然我們希望稅率維持不變,但已經聽說4月1日起面板關稅將上調。”有國內整機廠商人士昨日向南都表示,“稅率上調是一方面,但最重要還是看供求關系,而目前面板市場整體供大于求,全球液晶面板價格走低。”
稅率上調背景在于國內面板項目的陸續上馬:去年3月30日,CEC旗下中電熊貓的南京6代面板線公布投產;6月底,京東方8.5代線正式投產;8月8日,TCL集團持股55%的華星光電8.5代線正式投產。8.5代線投產后,將能夠生產從1.7英寸手機屏到55英寸電視液晶屏的全系列產品。
目前國內進口面板關稅以32英寸為分界,32英寸以下關稅5%,32英寸以上3%。京東方副總裁張宇認為,原來3%的進口關稅過低,在原來國內沒有液晶面板線情況下,這樣的關稅是為了降低整機企業的成本,但隨著京東方、華星光電量產,須保護剛剛誕生的國內高世代線。京東方已連續數年經營性虧損,提高進口關稅顯然將刺激國內整機廠商采購國產面板,以減緩京東方、華星光電的短期經營壓力。
有彩電行業人士對媒體表示,早前盛傳面板稅率可能從目前的3-5%上調至8%-12%之間,但大幅調高稅率將傷害彩電整機廠商利益,因此政策將偏向中庸方式,即先小幅上調,根據效果再作后續打算。
目前,國內彩電整機廠商基本從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采購面板。群智咨詢報告顯示,去年11月,中國國內6大電視品牌面板采購比例分別是:奇美30%、友達約21.9%、LG和三星市占率分別為21.7%和20.2%。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透露,去年TCL的液晶電視出貨突破1000萬臺,僅采購三星面板就達到47億元,“即使價格下調,產能下降,上游依然擁有足夠的話語權。”
有支持面板稅率上調的彩電企業負責人向媒體強調稱,國家對扶持彩電產業鏈的決心非常堅定,“著眼于產業長遠創新能力,培育自己的面板產業”。
如果提高關稅,臺灣液晶面板業將進一步受到沖擊。自2010年底始,全球液晶面板市場陷入低迷,價格一路下滑,奇美至去年第三季度已累計虧損519億元新臺幣,奇美董事長廖錦祥身心交瘁,于去年末請辭。據臺灣媒體最新報道,臺灣相關部門打算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架構下重啟談判,在7代線經濟切割尺寸50英寸、55英寸兩個液晶電視尺寸,希望爭取臺灣大尺寸面板零關稅。
推薦閱讀
憑借獨特的“防守反擊”戰略,聯想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PC廠商,并且開始威脅惠普的領導地位。但競爭對手近期的遭遇表明,該公司的最大挑戰仍是把握自身發展,不要因為自己的錯誤給對手創造機會。 導語:最新一期美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抬高液晶面板關稅 京東方等將受益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