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紐約時報》印刷版上周發表署名為史蒂夫·洛爾(Steve Lohr)的分析文章稱,科技企業的創新因人而異,蘋果、谷歌各自的創新模式就極其不同。谷歌模式依賴快速試驗和數據,蘋果模式則是憑直覺,兩者構成了企業創新的陰、陽兩派。
以下是文章全文:
尋求創新是一種難以捉摸的促進經濟增長和企業成功途徑,用一種形象的比喻說法,就好比是在該道路上嘗試一點爵士樂。
這就是創新顧問約翰·考(John Kao)在上周六的瑞士達沃斯經濟論壇上向企業和政府傳達的信息。約翰·考還是一位爵士樂鋼琴家。他認為,爵士樂顯示出一種創新張力,一邊是培訓和紀律,另一邊是即興創造。
商業領域就如同爵士樂,需要兩方面的互動,創新的陰陽兩面助推了新理念和新產品的誕生,但是兩者的結合還因人而異。約翰·考認為蘋果、谷歌就是創新領域的極端代表,這兩家公司是企業創造力中心硅谷的巨頭。

蘋果與谷歌:企業創新陰陽兩派
谷歌、蘋果的區別
谷歌模式依賴的快速試驗和數據。谷歌總是在精煉搜索、廣告市場、電郵和其它服務,依賴的就是人們如何使用其在線服務。他們采取了一種從下至上的方法:消費者是參與者,本質上應該變成產品設計的合作伙伴。
蘋果模式則是自上而下的,憑直覺的,經過修正的。當被問及蘋果是否會在公司的優雅產品設計中進行市場調研時,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 Steve Jobs)總是有一個標準答案:沒有。“消費者不需要知道他們的需求,這不是他們的工作。”喬布斯說。
約翰·考認為,谷歌和蘋果突顯了創造過程中的典型張力。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柯達方面目前正與美國奈特考爾技術公司合作開發基于碳納米管的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此類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所需成本僅為傳統太陽能電池的50%左右。 【IT商業新聞網綜合】1月31日消息,IT商業新聞網獲悉,已于本月19日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紐約時報:蘋果與谷歌構成企業創新陰陽兩派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1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