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兩重天
柯達與富士,黃色與綠色,膠片時代的一對老冤家,曾經主宰全球影像市場,伴隨著數代人的成長。進入數碼時代后,兩家傳統霸主同樣遭受過沖擊,但眼下的命運卻截然相反,一家歡喜一家愁。
2012年1月19日,柯達公司在紐約依據《破產法》第11章申請破產保護。對于成立131年的影像巨頭柯達來說,輝煌的歷史終于走到盡頭。柯達股價在過去一年累積下跌了88%,目前僅為0.55美元,市值不到1.5億美元。
同一個月,富士膠片在拉斯維加斯召開的消費電子展(CES)發布了重量級單電相機X Pro 1,并正考慮投資陷入財務丑聞的傳統光學公司奧林巴斯,借此擴大光學業務。目前富士市值將近120億美元,全年營收接近500億美元。
同樣是傳統膠片廠商,同樣遭受數字影像沖擊,為何柯達和富士走出了兩條完全相反的軌跡,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命運?
數字先驅者
柯達是膠片時代毫無爭議的霸主,但同樣也可以說,“成也膠片,敗也膠片”。膠片帶給柯達輝煌的歷史、無限的榮光、巨額的利潤,導致他們遲遲不愿走出這個安樂窩,對數碼影像反應遲鈍以至于被市場所拋棄。
1975年,柯達實驗室研發出了全球首臺數碼相機,1991年推出基于尼康技術的首款數碼單反DCS 100,幾年后又推出首款傻瓜(Point and Shot)數碼相機。可以說,柯達是數碼影像的發明者。
如果柯達不那么沉迷于膠片帶來的巨大利潤,而利用自己的領先技術,大力開發數碼相機業務,或許如今的市場仍然是柯達獨大的局面。但結果卻正好相反,數碼相機的發明者卻最終被市場所拋棄。 上一頁1 2345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曾經經歷過膠卷相機年代的用戶都應該清楚記得,在膠卷相機年代,一般用戶對成像效果更多的選擇,大多數還是停留在到底是使用富士膠卷還是使用柯達膠卷上面,而“柯達一刻”的宣傳更是可謂深入人心。 你只要按下按鈕,>>>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柯達與富士:膠片雙雄的冰火兩重天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2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