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現在的目標看來就是惠普了!
在先后超越宏碁、戴爾登上全球PC“二哥”的寶座之后,聯想現在的目標就是何時能問鼎全球PC老大。在惠普稱將把在日本銷售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從中國遷移到該公司在日本東京的工廠之后,聯想也表示考慮將一些大客戶定制的商用PC移至日本生產。種種跡象顯示,在日本這個號稱全球第三大PC市場,聯想、惠普正在醞釀一場大戰,而且將一觸即發。
“日本制造”意味什么
“我們是在評估將日本一些大客戶定制的商用PC產品(包括臺式機與筆記本電腦)放到NEC的工廠生產。”12月14日,聯想集團內部相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稱,但消費類PC還是在中國生產。
就在此前兩天有日本媒體稱,聯想正在考慮將中國以及其他地區的部分PC制造業務轉移至日本。該消息引用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米爾科·范杜伊吉(Milko van Duijl)的話語稱,“建立距消費者近的生產基地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聯想集團將把商務機型‘thinkpad’和個人用戶機型‘ideapad’等聯想品牌電腦的生產基地都轉移到山形縣米澤市,希望通過此次‘戰地轉移’提高生產效率,強化聯想品牌在日本的影響力,將日本市場份額提高到30%。”
“我們還在評估中,還沒最后定。”上述聯想相關人員對本報記者進一步解釋稱,日本媒體之前對聯想PC在日本生產有誤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聯想集團的老對手惠普也曾對外表示,將把在日本銷售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從中國遷移到該公司在日本東京的工廠。惠普稱,將通過改善生產效率和減少產品交付給消費者的時間,同時在不影響盈利能力的情況下提高銷售量。
對于惠普在日本的具體舉動,惠普相關人員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主要是亞太區負責,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時,尚沒有得到該公司亞太區相關人員的回復。
有消息稱,惠普將擴建它在日本東京東部郊區昭島(Akishima)的工廠,把這個工廠的員工總數增加50%至450人。據悉,惠普在東京的這個工廠目前生產臺式電腦,從今年8月份開始,此工廠將組裝在日本銷售的80%的惠普筆記本電腦,未來將逐步提高到100%。
據悉,日本勞動力成本大約是中國勞動力成本的4倍,而惠普認為在日本當地生產可以將正常送貨時間由10個營業日縮短到5個營業日。有數據稱,惠普去年在日本PC市場排名第5位,市場份額為10%。
“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日本與上游的元器件廠商近,二是可能與日本的產業政策有關。”針對聯想與惠普在日本市場的舉動,IDC中國計算機系統研究部主管經理王吉平12月15日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
離惠普還差5個點
全球市場調查機構IDC公布的今年第三季度數據顯示,聯想的市場份額達到13.7%,超過戴爾的12.0%,首次登上全球第二的寶座,而惠普的市場份額為18.1%,依然處于市場老大的地位。
米爾科·范杜伊吉曾給出時間表:“最多只要兩三年,聯想必定超過惠普。”
事實上,從近期聯想與惠普各自的現狀來看,市場普遍認為聯想在PC領域一直處于上升的勢頭,合并日本第一大PC廠商NEC、收購德國第三大PC廠商Medion AG,超越宏碁成為第三、超過戴爾成為第二,聯想這一年發展迅猛。而與之相比,惠普雖然在PC上依然還是老大,但發展前景堪憂,尤其是PC發展戰略出現反復。
惠普戰略上的變故尤其是PC業務上的高層分歧,對其軍心造成極大的動蕩。以中國惠普為例,就在11月初,中國惠普信息產品集團(PSG)總經理、PC業務負責人張永利選擇了離開惠普。而就在此前4個月,中國惠普有限公司消費電腦產品部副總裁陳國維已先行告別惠普加盟宏碁,出任宏碁觸控事業部中國區總裁。
市場普遍觀點認為,聯想與惠普各自先后在日本市場的動作,顯然會加大對方的競爭壓力。聯想出招與NEC合資在日本市場迅速做大,而惠普則期望通過在當地生產,增加競爭實力。面對惠普的對策,聯想顯然期望拉大與惠普在日本市場的距離,畢竟日本是全球第三大PC市場,無論是聯想還是惠普都不會輕易放棄角逐。
推薦閱讀
作為跨界跨平臺跨形態的創新產品,微信、米聊等移動IM產品有可能為行業和用戶帶來一場新溝通變革,豐富人們的溝通模式,推動彈性社交的快速普及。 走在街上,你可能常會看見,有人拿著手機,不時對著手機說幾句話,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PC巨頭產能大轉移:惠普聯想瞄準日本制造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64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