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和三星知識產權紛爭的背后,是二者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的爭奪,這種爭奪并不會因當前彼此的合作關系而淡化,因為這涉及雙方當前和未來的根本利益。
俗話說: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近日,全球兩大IT巨頭蘋果和三星之間的相互訴訟事件,正是對這句俗語的通俗解說。
4月15日,蘋果在加利福尼亞州北區聯邦地方法院提起訴訟,狀告三星侵犯其專利和商標權,稱三星Galaxy系列產品在包裝、產品外形、操作界面和應用程序設計等方面嚴重抄襲iPhone、iPad等相關產品。面對蘋果的控告,三星積極應訴。4月22日,三星在韓國、日本和德國向蘋果提起反訴,指控蘋果包括iOS設備在內的系列產品侵犯其專利權,指控范圍幾乎涉及蘋果的所有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產品。雙方關系因此劍拔弩張。
通常,如果國際知名IT企業之間提起專利訴訟,雙方大多是競爭關系,例如蘋果曾指控HTC和諾基亞關于智能手機的軟硬件無縫集成技術侵犯了其專利權。但蘋果和三星一直保持著緊密的合作關系,三星是蘋果眾多產品的零件供應商以及iPhone和iPad的芯片代工廠。蘋果iPad2的TFT-LCD顯示屏、圖形處理器、隨機存儲器、Nand-flash閃存等均由三星生產,蘋果自行設計的A5核心處理器也是三星代工生產的,可見蘋果在主流產品的制造方面對三星有很強的依賴性。2010年,蘋果對三星產品的訂購額高達56.8億美元,占三星全年總營收的4%,成為三星的全球第二大客戶,僅次于索尼。2011年2月,蘋果仍在與三星洽購價值約78億美元的零部件,蘋果很可能會因此而成為三星的全球第一大客戶。
既然蘋果和三星的合作如此密切,為什么雙方還要相互訴訟、對簿公堂呢?
我們不妨來分析一下三星當前的業務結構。除了是全球主要的元器件代工廠和供應商以外,三星還從事研發工作,并生產自主品牌產品。采用Android操作系統后,三星可以從移動廣告、搜索等業務中獲得分成。這種商業模式讓三星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出貨量迅速增加,對蘋果形成了極大挑戰。
2010年第四季度,在智能手機市場,蘋果的市場份額為16.1%,三星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的增長超過4倍,市場份額增長了2倍,達到9.6%;在平板電腦市場,iPad的市場份額從第三季度的93%下降為73%,與此同時,三星的Galaxy Tab平板電腦卻獲得了17%的份額,雖然差距還很明顯,但確實對iPad的市場地位構成了不小的威脅。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知識產權紛爭的背后,是蘋果和三星對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的爭奪。這種爭奪并不會因當前二者的密切合作而淡化,因為占有市場份額的多少,將影響到雙方當前和未來的根本利益。
也許會有人認為蘋果和三星相互訴訟會導致“兩虎相爭,必有一傷”的局面,但出現這種情況的概率幾乎為零。蘋果真正的用意并不在訴訟的結果,而是在于向競爭對手表明一種態度,在一定時間內影響對手的新品發布戰略,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此外,類似的訴訟有助于產生良好的廣告效應。正如之前和魅族的官司一樣,蘋果借此宣傳了自己的原創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蘋果和三星相互訴訟的用意何在?是市場份額、廣告效應,還是目標用戶?或許都是,而訴訟的實質正是對這一切所圍繞的利益的爭奪。
推薦閱讀
在陳曉看來,是其主動放棄了國美電器董事局的職位,他還否認了去年11月大股東與董事局達成的諒解備忘錄中有陳曉一年內自動離職的條款,他笑著告訴記者,“這些都是外界的主觀臆測,股東大會上大部分股東選擇了讓我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蘋果三星對簿公堂之真正用意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79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