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7日消息,《商業周刊》網絡版昨天發表《iPad給臺灣造成間接傷害》一文。原文如下:
臺灣企業的低價戰略
臺灣企業一直采用簡單的戰略進入全球電子產業:一切手段失效后便降價。例如,在金融危機惡化時,臺灣宏碁和華碩通過提供上網本,以價格力壓美國對手。到2010年初,如果按出貨量計,華碩已經成為全球第五大PC制造商。宏碁也超過了戴爾坐上第二位,當時宏碁高管曾一度宣稱,超過惠普成為第一名指日可待。
現在,一切手段似乎失效。宏碁于去年10月修正了銷售預期,3月再度下調預期。3月31日,宏碁CEO蘭奇離職,公司說他與董事會在戰略上存有異見。什么改變了未來?喬布斯和iPad。臺灣的低端機器無法與蘋果平板抗衡,二者的成本卻一樣。在iPad上市之前,全球的筆記本銷售量以兩位數增長,現在卻一路倒退;2011年一季度僅增長1%。后PC時代到來,臺灣遭遇突襲。
PC商匆匆應戰,推出自有平板。宏碁說很快會發布數款平板,華碩也開始接受Eee Pad Transformer訂單。兩大廠商落后蘋果一年多。新加坡IDC分析師布萊恩•馬(Bryan Ma)說:“問題不在于推出平板,產業的其它企業也推出了平板,你的產品有何不同之處?”
系統的困擾
在PC時代,臺灣企業可以仰仗微軟和英特爾之力,它們能提供早期的芯片設計的操作系統升級。但到了平板時代時局卻更復雜。微軟與其它企業正在開發平板系統,Google則遙遙領先。宏碁與華碩計劃使用Android系統制造平板。
但是面向平板的Honeycomb系統卻姍姍來遲,因為Google一直專注于智能手機,Gartner分析師麗蓮•泰(Lillian Tay)說:“你準備從哪里獲得最大收益?很不幸,不是手機。現在實用性操作系統成了約束因素,每個人都在等。”摩托羅拉移動推出Xoom,它使用了 Honeycomb系統,但并不成功。
iPad樹立平板廉價形象
舊式PC的市場需求似乎正在萎縮。Gartner預期PC銷量今年會反彈至10.5%,盡管如此,它也是短期的,平板市場增長更快。
咨詢公司eMarketer估計平板電腦銷量2011年增長178%,蘋果一馬當先,即使面臨激烈競爭也能擁有74%的市場份額。
為了挽回局面,宏碁與華碩可能會回歸老戰略,仿效舊電腦成功模式:以低價破壞競爭。一直以來蘋果產品定價較高,但iPad的價格卻如此有競爭力,以致平板電腦實際上成為廉價選擇。
巴萊克資本分析師克拉克•楊(Kirk Yang)說:“蘋果想盡快占有更多市場,競爭者進來后沒法賺到錢。只是干掉競爭者。
在iPad時代,臺灣的低價策略需要升級。
推薦閱讀
即將在創業板IPO的武漢天喻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曝出財務造假嫌疑。該公司自2010年底以來先后發布的招股說明書、招股意向書中披露的同一份2009年財務報表,數據不一致多達近30處。 即將在創業板IPO的武漢天喻信息產業>>>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1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