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英特爾來說,現在支持哪種操作系統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會基于IA架構進行開發。這才符合英特爾的商業模式。
網上最近熱炒幾篇帖子,知名門戶網站都進行了轉載。文章由頭是英特爾處理器支持Android,并預判英特爾與微軟的聯盟關系分崩離析。這場有關英特爾、微軟、ARM、Android的排列組合游戲值得再分析一下。
說說英特爾為什么這么做。在它的商業模式當中,出售芯片是核心業務,軟件、服務等業務都是圍繞核心業務的有機補充。現在它試圖轉型為互聯計算廠商,需要建立起一套“垂直體系”,但利潤來源仍然主要是芯片。
通用化轉向個性化的趨勢嚴重考驗著英特爾。合作伙伴的需求越來越多,要聚攏他們心甘情愿地基于IA平臺進行設計開發,英特爾勢必要提供更多支持,主動屏蔽掉更多技術層面上的復雜性。在“平臺領導”的觀念中,幫助合作伙伴就是營造生態,就是幫助自己。
Wintel的定義要分市場來看,在PC市場,英特爾和微軟珠聯璧合,這一密切關系還將繼續保持下去。但作為平臺廠商,支持對象越多,越能滿足市場需求,對自身產品的銷量就越有利。英特爾在服務器領域除了支持Windows,還支持Linux和Solaris,微軟早在開發Windows CE嵌入式系統時就支持ARM,都是基于這樣的邏輯。只不過,當時PC產業并沒有“異族入侵”的風險,所以這種變化并沒有引起太多關于聯盟破裂的猜想。
英特爾為什么不能支持Android呢?既然Android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市場的事實標準,既然英特爾已經決定大舉進入平板電腦和手機市場,沒有必要去糾結MeeGo是不是第三,何時會成為第二甚至第一。它現在需要更多的合作者。
對于英特爾來說,凌動處理器和MeeGo操作系統是向前走路的兩條腿,它們深度優化,相得益彰。選擇凌動,就有可能選擇MeeGo;反過來,選擇MeeGo,也就可能選擇凌動(MeeGo也支持ARM架構)。對于它來說,現在支持哪種操作系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誰會基于IA架構進行開發。這才符合英特爾的商業模式。
而向更長遠看,英特爾的賭注依然在于MeeGo。“互聯計算”必定要實現協同,而這種體驗目前只有在一家企業同時控制操作系統和硬件時才更容易實現。蘋果如此,惠普也如此。惠普信息產品集團CTO菲爾前不久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惠普webOS既支持ARM架構,又支持IA架構。這應該讓英特爾又喜又憂,所有人在形勢不明朗時都難以孤注一擲,怎樣把留后路的新老朋友拉到一條船上才是英特爾的當務之急。
推薦閱讀
一位了解IBM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SEC若不通過‘內鬼’,無法獲知IBM在華如此詳細準確的行賄材料,將案件‘釘死’的。”他認為,舉報人之所以肯冒著曝光而在圈內無法混下去的風險,必然有足夠大的回報才會配合SEC搜>>>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計算機報] 英特爾支持Android不足為奇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2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