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IT巨頭蘋果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強勁勢頭,聯想開始反攻了。3月8日,在北京參加“兩會”的聯想首席執行官楊元慶多次表示,聯想將與蘋果在國內平板電腦市場展開激烈角逐,并有信心取得最終勝利。
大反攻
用楊元慶自己的話來說,聯想面臨諸多機遇,也有著諸多優勢,可謂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來自國家產業政策的定調及支持。據經濟觀察網消息,楊元慶昨天表示,作為國內IT行業龍頭,聯想的產業布局符合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大方向。他指出,聯想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行業等方面大有可為,聯想既是受益者,也是貢獻者。
聯想集團首席執行官楊元慶
楊元慶透露,聯想將加大創新力度,全力帶動產業升級,為國內IT企業綜合競爭力的提高而積極行動。他表示,這對周邊及上下游產業將起到極大的拉動作用,從而集聚一大批新興企業共同發展。“大家都不希望看到中國市場被國外企業所占領,希望看到中國品牌、企業的一席之地。(聯想)要無愧于‘高科技企業’的名稱。”
此前,在2月17日的聯想第三財季電話會議上,楊元慶就曾表示,今后將加強和加大在產品創新、品牌推廣方面的投入,以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在當天的會議上,柳傳志更是發出明確的信號:蘋果將面臨聯想的猛烈反攻。
本土優勢
隨著長期立足國內市場戰略的成功,地緣優勢成為聯想的又一“法寶”。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專訪時,楊元慶直陳國外巨頭在華發展所面臨的難題。“很多美國企業到了中國都是水土不服,發展起來都有問題。”楊元慶指出,在中國,無論是門戶網站還是搜索引擎、社交網絡等領域,做得最大的都是本土企業。
而談到聯想的本土優勢時,楊元慶一口氣說出五個“好”。“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了解中國市場,這是我們的機遇。我們在中國有很好的品牌,有很好的客戶基礎,廣泛的渠道網絡,和運營商關系很好,和那些應用服務提供商關系很好,我們可以營造一個更好的生態環境。”
楊元慶表示,來勢洶洶的蘋果令國內IT廠商不得不應戰,但聯想自己的平板電腦產品很有信心戰勝iPad。在楊元慶看來,盡管iPad與樂Pad各有千秋,但聯想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有著足夠的決心與實力,并將“不惜血本”打贏這一仗。“我們現在缺的,就是全球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
事實上,這一思路可追溯到2011年達沃斯論壇期間。當時,聯想董事局主席柳傳志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面對國外科技巨頭的挑戰,聯想的策略是先跟跑一段時間,然后積蓄力量,待時機成熟后,再在某些特殊部件上超越過去。可以看出,隨著產業路線的敲定和資金實力的增強,加之在全球市場地位的逐步鞏固,聯想發力的“時機”已經到來,而中國市場無疑是聯想的最佳“福地”。
未解的懸念
另一方面,iPad 2在國內引發的一系列爭議,也為聯想增添了些許“勝算”。本周五(3月11日),iPad 2將在美國首發,3月25日在英國、日本等26個海外市場上市,但不包括中國大陸及香港、臺灣地區。而聯想樂Pad的上市日期則剛好在這段“真空期”內,其效果不言而喻。
最令國內代理商及用戶不滿的,則是蘋果對iPad第一代做出的降價千元的調整。盡管蘋果官方及國美、蘇寧等賣場表示將退還差價,但僅限于曾在2月18日至3月3日購買的消費者,令無數不在該條件范圍內的一代iPad用戶蒙受了巨大損失。而國內代理商的損失也不小。據《新聞晨報》報道,不少iPad代理商趕在春節前大量進貨,準備節后出手,但在被通知同步降價千元以及補貼消費者差價的雙重壓力下,已幾近 “賠本吆喝”的地步。
互聯網消費中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2%的消費者表示不打算購買iPad 2,認為iPad 2價格偏高以及擔心再次大幅降價蒙受損失成為主要原因。
與之相比,樂Pad走的則是親民路線。楊元慶此前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樂Pad從設計到體驗上更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并能在本土營造更好的生態環境。而業界亦有消息稱,樂Pad的價位較iPad將更為合理,但聯想對此未予回應。
分析人士指出,在發力移動互聯網已成為聯想內部一致認可的目標這一背景下,借助民族品牌的優勢,聯想從集團支持、研發力量到民心向背可謂盡占優勢。“但聯想最終能否在本土市場超越蘋果,贏得霸主地位,這一答案只能由時間來揭曉。”
推薦閱讀
“英特爾、微軟巨人的地位短時間難以撼動,中國信息產業應該做一根針,刺痛對方。”在接受采訪時,人大代表、“龍芯”之父胡偉武認為,從行業、從細分領域突破,是中國IT自主創新的出路。 英特爾、微軟巨人的地位短時>>>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楊元慶:聯想比蘋果更具天時地利人和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4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