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的職位變動引發了業內諸多猜測,其實對于谷歌而言這沒有任何實質性變化。
不要忘記,CEO這個頭銜對于施密特而言僅僅是個名稱而已,谷歌的重大決定完全是由他和另外兩位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賽吉·布林(Sergey)共同做出的,而施密特只是他所說的“三人執政組”中的一員。
2004年谷歌上市時,佩奇在招股書中稱:“埃里克擔負著CEO的法定職責……我們三人共同運營谷歌,布林和我在過去的8年中一直緊密合作,在谷歌合作的時間也長達5年。我們的CEO施密特三年前加入公司,我們三人將共同運營公司,布林和我擔任總裁。我們聘請經驗豐富的施密特,把他作為布林和我的補充,幫助我們運營。”
與佩奇和布林相比,施密特擁有較少的投票權。除了埃里克職位發生變化外,谷歌管理架構并未發生任何變化。
佩奇此次只是出于法律原因而擔任CEO,他仍將與布林共享大權,共同做出重大決定。既然管理結構沒有發生變化,為什么期望谷歌將來會發生什么變化呢?
惟一的變化就是創始人重新索回了他們讓出的高貴尊嚴。正如施密特自己所說,擔任CEO只是為創始人提供“成人監護”。當初進行IPO(首次公開募股)時,谷歌的投資者認為,由一位有經驗的硅谷高管掌舵更把握。
經過施密特10年的輔佐之后,佩奇今年已經38歲,如果繼續需要“成年監護”則顯得有些尷尬,尤其是在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取得如此驕人業績的情況下。26歲的扎克伯格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讓Facebook估值增長了2倍。
這就是施密特轉任董事長的真正原因,正如施密特在Twitter上所說:“已不再需要日常的成人監管。”
進入論壇>>推薦閱讀
調研機構IDC的報告稱,2010年,聯想仍是亞太PC市場的主導企業,市占率為20.2%,惠普、戴爾、華碩及宏碁緊跟其后。NEC全球份額雖不足1%,但因其在日本占據12%份額,假如讓渡給聯想,將能直接提升后者競爭力。 聯想集團>>>詳細閱讀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87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