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經信委主任沐華平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重慶正在啟動打造“云計算”產業試驗區,目標是要建成全國最大的數據處理基地,助產業結構升級,目前,已選址兩江新區。
有了這朵“云”,不僅可改變市民生活,還將幫企業降低成本。
重慶優勢遠超沿海
“目前,重慶已具備打造‘云計算’數據基地的條件。”沐華平表示。
發展“云計算”產業,不受物流等運輸方面的限制。重慶具備發展優勢,這種優勢為周邊和沿海無法比擬。市經信委認為,這些優勢包括豐富的人力資源、人力和土地成本低、地質結構穩定等。
我市每年大學畢業生達15萬人,其中IT專業為5萬~6萬人,人才數量居全國前列。同時,與沿海比較,重慶人工和土地成本要低三分之一左右。
“打造數據處理基地,地質結構穩定是先決條件。”市經信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說,數據處理基地要實現穩定傳輸,要求無地震、水災、旱災等,重慶具備這些條件。
選址兩江新區水土鎮
目前,我市少數企業開發的數據處理系統,已具備“云計算”的雛形,但并未形成規模。
據介紹,目前我市已完成“云計算”數據基地的選址,計劃在兩江新區的水土鎮開建數據工業園,僅一期面積就達10平方公里。屆時,世界各地的數據都可在這里儲存和處理。要發展“云計算”產業,需引進大量的數據處理企業。再在數據中心周圍,云集一批公司為這個“云計算”進行服務。目前,我市已啟動招商引資,正與不少IT巨頭商談投資合作,圍繞“云計算”做文章,計劃引進大大小小的企業10萬戶進駐水土,從事服務外包、城市智能化管理系統建設等。
助重慶服務外包騰飛
市經信委認為,發展“云計算”基地,將助推我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
預計到2020年,重慶市服務外包產業收入規模將達2500億元,其中,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規模突破1800億,力爭進入全國前三強。屆時,重慶將被建成全國首屈一指的“軟件服務外包前沿城市”,形成100萬人的軟件及信息服務外包大軍。
背景
何為“云計算”
說到“云計算”,很多市民都覺得陌生。
簡單地說,“云計算”是通過寬帶網絡對計算機等資源進行統一管理調度,形成一個計算資源池,向用戶提供按需服務。市經信委主任沐華平說,“云計算”產業試驗區建成后,不僅針對數據進行存儲和分類整理,還在重慶打造了一個操作平臺,該平臺更像一臺超級計算機,通過服務器將數以萬計的計算機連成一體,智能化處理各種數據,可實現與世界同步,資源共享。
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寧家駿表示,比如A公司有臺計算機在北碚,B公司的設備在沙坪壩,雖然兩家公司空間上不在一起。但是可以通過網絡,生成一朵“云”,將兩家公司的設備連接起來。如遇到一組難算的大數據,A公司和B公司的電腦都無法獨立完成,就可以將兩家公司電腦的計算能力通過 “云”連接起來,讓這朵“云”幫著算。“說白了,就像拼桌子,兩家公司的桌子都太小,通過‘云’將其拼在一起,能在上面處理更大的東西。”寧家駿表示,憑借這朵“云”,不僅僅連接幾家公司,它甚至可以將成千上萬臺電腦“拼”成一個超級計算機。
生活影響
看病資源共享 開車可查實時交通狀況避堵
“當市民把最常用的數據和最重要的功能都放在‘云’上,人們對電腦、應用軟件乃至網絡的認識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市民的生活也會因此而改變。”
當駕車的時候,只要用手機連入網絡,就可以直接看到自己所在地區的衛星地圖和實時的交通狀況,可以快速查詢自己預設的行車路線,不用擔心被堵;還可把自己剛剛拍攝的照片或視頻剪輯,讓遠方的親友分享。
我們的電腦可能會被損壞,或者被病毒攻擊。為使用某個最新的操作系統,或使用某個軟件的最新版本,我們必須不斷升級自己的電腦硬件。有了“云計算”后,就有專業的IT人員幫你維護硬件,幫你安裝和升級軟件,幫你防范病毒和各類網絡攻擊。
你在手機中存儲了幾百個電話號碼,換了新手機復制號碼很麻煩。而在“云計算”的網絡應用模式中,數據保存在“云”端,所有電子設備只需要連接互聯網,就可訪問和使用這份數據。
與此同時,很多可提供公共服務的“云”將誕生,例如醫療衛生云、教育云等。目前,醫院之間的信息管理系統是“各自為政”,并未實現聯網。如果在重慶建一朵“醫療衛生云”,各大醫院的信息數據就可實現統一管理和更新。屆時,無論在哪家醫院就診,醫生只要上網接入“醫療衛生云”的系統,就可隨時查詢到病人病歷、了解病史及吃過什么藥等。 上一頁1 2 下一頁進入論壇>>
推薦閱讀
代表傳統OEM產業的富士康疲態盡現。代工業需要不斷地尋找土地、勞動力等的成本洼地。低成本的勞動力、土地和環境。然而,這一次,單純進行全球代工業轉移并不一定就是良藥。或許這一次,歷史將不再重演。 CPI高漲和或>>>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重慶兩江新區將建國內最大云計算數據基地
地址:http://m.sdlzkt.com/a/xie/20111230/190293.html